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課前布置上網(wǎng)查找資料
郭小川(1919~1976)中國詩人。原名郭恩大。河北豐寧人。1933年到北平,曾在高級師范及工學院補習班讀書,并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6年開始寫詩。1937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到延安中央研究院學習?谷諔(zhàn)爭勝利后任豐寧縣縣長 。1948年起先后在《群眾日報》、《天津日報》工作 。1949年隨軍南下,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宣傳部處長 。1950 年出版詩集《平原老人》。1954年調(diào)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 。1955年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兼秘書長 。1956年出版詩集《投入火熱的斗爭》,次年又出版《致青年公民》。作品熱情奔放,富有號召力。以后又出有長篇敘事詩《雪與山谷》、《將軍三部曲》。1962年后,受聘為《人民日報》特約記者。其間,走遍大江南北,出版詩集《甘蔗林 —— 青紗帳》、《昆侖行》,作品謳歌了創(chuàng)業(yè)時代的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表現(xiàn)了戰(zhàn)勝困難的昂揚精神,色彩濃麗,粗獷奔放!拔幕蟾锩敝,屢遭迫害,到“五·七干!眲趧,寫有《團泊洼的秋天》、《秋歌》等具有反抗精神的詩篇。1976年10月由河南返京時不幸逝世。詩集還有《月下集》、《兩都頌》、《郭小川詩選》等。
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天天走路,去上學,去玩,去干各種各樣的事情,你們都走過什么樣的路,你能說一說嗎?
對,同學們走過的路,有的平坦,有的坎坷,有的暢通無阻,有的曲曲折折,我們每個人都是踏著這樣的路,走出家門,走向小學,走向中學,走向廣闊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路的詩歌:《鄉(xiāng)村大道》。
一、檢查預習情況,初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注意溝壑、干涸、顛簸、匍匐、侏儒等詞語的讀音。
2.出示生字詞:
萬頃波濤 絲絳 締造 干涸 溝壑 顛簸 匍匐
侏儒 豐沃 開拓
指名讀,齊讀等形式,檢查學生掌握生字情況。
二、理解詩歌的含義。
1。第一小節(jié)。
自己讀課文,小組內(nèi)學習,解決不理解的詞語,集體解決問題。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想作者把鄉(xiāng)村大道比喻成什么?(橋和絲絳)
這是一座什么樣的橋?指名朗讀,想一想。
指導學生朗讀,強調(diào)無始無終、遙遠、天地之交等詞語。
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體會這又是什么樣的絲絳。
鄉(xiāng)村大道在作者眼中不是普通的一條路,它很長很遠,通向天邊,它美麗壯觀,貫穿了我們的祖國。然而,鄉(xiāng)村大道總是這樣美好的嗎?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自己讀詩歌,說說作者又把鄉(xiāng)村大道比做什么?(一條條險峻的黃河、一道道干涸的溝壑)
理解詞語顛簸、干涸、溝壑等。
指導朗讀,邊讀邊說說自己體會出了什么?
在作者眼里,既長遠又險峻,這就是鄉(xiāng)村大道。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全班一起理解匍匐、侏儒的含義。
朗讀詩歌,談談體會。
(鄉(xiāng)村大道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路)
4.學習第四小節(jié)。你能從中了解作者對鄉(xiāng)村大道的感情嗎?
作者都愛什么?為什么?引導學生理解“不經(jīng)過這樣的山山水水,黃金的世界怎會開拓”“如果只會在花磚地上旋舞,那還算什么偉大的生活”。
指導朗讀。
小結:學完了這篇課文,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歌詞:不經(jīng)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我們?nèi)松肥遣还馐瞧教沟拇蟮,還有艱險的小路,希望同學們在今后遇到坎坷的時候,都能想起我們今天學習的鄉(xiāng)村大道。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