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作出截然不同的評價的故事。這兩種評價對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作者從中學會了正確對待歌頌與批評,感悟到父母對孩子深切的愛。課文既有鮮明的形象,又凝聚著感情,滲透著深刻的哲理,富有人情味,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
課文按時間先后順序,先講作者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媽媽給予的評價是“真美”,爸爸給予的評價卻是“寫得很糟”!拔摇睂η罢叩姆磻恰靶睦锍錆M了驕傲”,而對后者的反應是“眼中頓時涌出了淚花”。顯然,這時候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再講作者幾年后認識到父親原先的評價是對的,受到母親鼓勵的他一直在寫作,并且得到了父親有限的肯定。幾年后,“我”再看那首詩時,才體會詩真寫得很糟。這種體會說明作者已認識到父親的評價是對的。最后講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親,又有非常嚴厲的父親非常幸運!拔摇薄皯c幸”有父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在促進自己的成長。母親的愛是“我”創(chuàng)作的動力,而父親的“警告”則時常提醒“我”正確看待自己。在此過程中作者認識到“如何對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認識到這兩種評價“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本課8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正確書寫8個漢字,借助字典或者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自主積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下來。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體會文章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4.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也能正確對待表揚與批評。
[教學建議]
這篇課文故事簡單,但含義深刻。文中的對話簡潔明快,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心理活動描寫也很生動。學習這篇課文,要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體會作者怎樣逐漸認識到“如何對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認識到這兩種評價“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從而進一步感悟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深深的愛。
1.指導學生自讀自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薄耙湟晫W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北酒n文的前半部分,是具體事例的敘述,在理解上沒有太大難度,可以根據(jù)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指導學生邊讀邊悟,讓學生在編、說、讀、演、議等實踐活動中完成對語言文字先領悟再積累的過程。
2.品詞品句,感悟文本深刻含義。
課文的后半部分,有不少含義較深的句子,既是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可以從“悟”字出發(fā),抓住描寫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有難以理解的地方或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大家討論。比如,成年后的作者為什么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么幸運”?因為他既擁有慈祥的母親,激勵他前進;又擁有嚴格的父親,使他不至于被一時的成功沖昏頭腦。讓學生在讀、悟、寫、問、議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它們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
3.以文本為基點進行拓展。
本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指導學生充分感悟之后,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家長對自己的鼓勵和批評在自己的成長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以文本為基點,引導學生向生活實際拓展。
4.生字詞語教學。
六年級的生字學習可以在預習中就展開。如布置學生完成查字典的作業(yè),初步掌握生字的音、形、義,之后在課堂上進行檢查與鞏固。
[參考資料]
巴德·舒爾伯特,1914年3月27日生于紐約,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濱水區(qū)》《碼頭風云》《什么使薩米逃走》《醒著的夢》《聰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聰明》《我喜歡這個不討人喜歡的人》等。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本課8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正確書寫8個字,借助字典或者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自主積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下來。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體會“它們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這句話的含義。
4.促進學生與本文“對話”,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也能正確對待表揚與批評。
[教學重點]
1.認識掌握本課新字新詞,自主積累,并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體會“它們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它們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
1.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2.介紹作者背景。
巴德·舒爾伯特是本杰明·舒爾伯特之子,1914年3月27日生于紐約,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濱水區(qū)》《碼頭風云》《什么使薩米逃走》《醒著的夢》《聰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聰明》《我喜歡這個不討人喜歡的人》等。
3.小結:《我的第一首詩》講的是巴德·舒爾伯特小時候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通過這件事情,作者學會怎樣對待批評與表揚。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品讀。
二、自由讀文,自讀自悟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清楚字音,然后用自己的一句話說說對課文的整體感受?
2.學生默讀課文,(也可以輕聲讀書)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旁加上批注,標記有疑問的地方。
3.反饋:讀讀你感悟最深的句子,說說你的感悟或者提出你的疑問,大家一起來討論。(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到第二課時解決。)
4.朗讀初步指導:
(1)指導讀母親和父親的評價及“我”的反應。如,母親的贊美、父親的嚴肅、“我”聽到母親表揚后盼望父親回來的心情,都應努力讀出來。
(2)課文最后兩段,是作者對兩種評價的冷靜思考和獨到見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認識,也應有別于前面的朗讀。
三、指導學習生字新詞
1.指名讀生字,注意正音。
鼎(dǐng)指導讀準后鼻音;騷(sāo)平舌音;輔(fǔ)不能讀“hǔ”。
2.出示詞卡指導,并用重點詞語擴句。
3.指導寫字。
(1)指導觀察漢字字形與結構。
(2)示范:
鼎:是個象形字,筆畫比較復雜,中間是個“目”字。
嚷:共20畫,右邊筆畫較多,注意寫緊湊,筆畫間隔要勻稱。
(3)請個別學生示范。
(4)指導練習。
四、作業(yè)
練習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會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作文,第一次寫字,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失敗……面對這些第一次,我們都會獲得來自于父母、老師、同學或者其他人的不同評價。說說你記憶最深刻的第一次。
二、梳理課文
1.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特寫的第一首詩,也得到父母的評價,是怎樣的評價呢?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找出答案。
板書:母親真美
父親很糟
2.同學們品讀這兩種評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一首詩為什么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呢?這一切還得從故事開始說起。
三、合作學習1至13自然段
1.分組合作學習。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就初步研讀了故事內(nèi)容,這一節(jié)課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繼續(xù)研讀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討論人物的心理活動,分角色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2.通過學習,你認為哪些句子要重點研讀,為什么?怎么讀?怎么表現(xiàn)?
研讀“母親”:
媽媽邊讀邊嚷了起來:“真美!巴德,真是你寫的嗎?”(驚喜、欣賞、贊美)
“不過,本,巴德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媽媽勸慰道,“他寫了一首詩,寫得美極啦!”(贊美)
“本,你有時就是讓人鬧不明白。”媽媽生氣了,“巴德還小,這是他寫的第一首詩。他需要鼓勵!”(生氣)
研讀“父親”:
終于,我聽見爸爸將詩稿放回盤子里,直截了當?shù)卣f:“依我看,寫得很糟!”(嚴格、批評)
“世上的劣詩已經(jīng)太多了,”爸爸卻很固執(zhí),“孩子寫不出詩來也不是什么壞事,并沒有哪條法律規(guī)定他非當詩人不可!保ü虉(zhí)、嚴厲)
研讀“我”:
我面紅耳赤地承認了,心里充滿了驕傲。(開心、驕傲)
我簡直等不及了——(著急、以為會得到贊美)
在他讀詩時,我的臉幾乎要埋進了盤子里!詩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讀了好幾個小時。ňo張、擔心)
我抬不起頭來,眼中頓時涌出了淚花。▊、難過、失望)
3.學生表演故事。
4.評價交流。
5.小結。
三、精讀14—16自然段
1.討論:通過同學們精彩的表演,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故事,知道了母親的評價讓“我”期待與欣喜,父親的評價讓我失望與難過,同學們喜歡哪種評價呢?
2.作者的第一首詩究竟寫得怎樣?“我”是什么時候有那樣的認識?在課文什么地方?讀一讀。
3.很多年過去了,對于這件事情,“我”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指名讀。
4.理解句子:
(1)我感到慶幸,我從孩提時代起,既有愛說“真美”的母親,又有愛說“真糟”的父親!是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對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首先我不能怕批評,不管這些否定意見來自何方,也不管這些“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決不能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喪失勇往直前的勇氣;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贊揚聲中克服內(nèi)心深處的自我陶醉!
作者慶幸什么?這段話怎么理解?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結:在贊美中不迷失自己,在批評中不輕視自己,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追求真實存在,不為外力所左右。
(2)“真美”……“真糟”……這些似乎完全對立又相輔相成的話語,一直伴隨著我。它們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
讀一讀句子,說說你的感悟。
小結:贊美使人陶醉,批評使人沮喪,而這兩種聲音一直伴隨作者成長,作者在這兩種評價中需要竭盡全力保持平衡——既不驕傲、也不泄氣,因此學會自我判斷,走向成熟。
5.小結:母親的表揚是對“我”的鼓勵,是她給“我”帶來了寫作的力量,成為“我”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父親的批評是在提醒“我”不要驕傲、自滿,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加以改正。這兩者的結合,成就了“我”,使“我”成為一名作家。也使“我”學會怎樣正確地看待肯定與否定,使“我”學會“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辈还苁强隙ㄟ是否定,都源自于父母深深的愛。
板書:正確對待 駕穩(wěn)風帆 愛
四、拓展與延伸
1.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課文給你的啟示。
2.讀名言,寫名言,促進感悟。
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但是僅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你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巴德·舒爾伯特
3.你能抄寫類似的名言嗎?你也可以自己寫寫有意義的話。
4.總結。
五、作業(yè)
寫一則讀后感。
板書:
母親:真美 父親:很糟
愛
我
正確對待
駕穩(wěn)風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