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嶺市大溪小學 陳佩芬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能按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2、學習一、二兩段,感受迷人的秋色。
教學重點:感受山腳下和果園里迷人的秋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想像說話
教學準備:練習紙(2題)
教學過程:
一、導讀激情,引入新課(2′)
師: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是個旅游的好季節(ji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北京具有悠久歷史的景山公園走一走、瞧一瞧。
由我當導游,希望能使大家滿意。
出示課題:11、秋游景山——齊讀課題
我想順便再游覽過程中物色發(fā)掘幾位優(yōu)秀的小導游。
二、整理悟情,梳理結(jié)構(gòu)。(17′)
1、聽錄音朗讀課文,學生靜心欣賞,可以用眼睛欣賞,也可以看書上的文字、插圖。
2、過渡:怎么樣?公園的景色迷人吧!咱們的首都不錯吧!請大家?guī)е@些美好的感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把字詞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碰到難讀處多讀幾遍。
3、自學檢查:
①讀了課文以后有什么感受?2′
②能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是一個導游最基本的素質(zhì),請4位自信的同學來展示,自己的朗讀風采。5′
③指名朗讀,及時正音。
4、分段理層次。(2′)
①課文按游覽順序介紹了三個景點,是哪三個呢?
請大家快速尋找出表示游覽地點的詞語。
板書:
來到萬春亭
來到果園
走進公園大門
②根據(jù)這3個地點的詞快速給課文分段。
三、細讀品情,深究重點
1、①師:我們的旅游開始了,涼爽的秋風很快地把我們送到了景山公園,各位小游客,請大家有序走進公園大門。
好了,抬頭望山頂上,看到了什么?→引讀→點評→指點法→齊讀
②大家快看,山腳下的這個大花壇,菊花開了→引讀→練習
③出示練習
a、盛開的菊花,有( )色的,有( )色的,還有( )
色的,真是( ),異常美麗!
b、盛開的菊花,有的( ),有的( ),還有的( ),真是( ),美不勝收!
④指名說
2、①師:好了,我們繼續(xù)前進吧!山路崎嶇,請大家注意安全,不知不覺我們已來到了果園,果園的果子成熟了,豐收的景象很美,請大家盡情欣賞吧!
②下面請自由讀課文第2節(jié),等會說說你讀出了什么?(隨生成而定)
a、果實累累,你從哪里體會到?
b、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①結(jié)合朗讀、點評
②請大家試著學課文中的句子說說,可以自由討論、交流(看作業(yè)紙說說)
贊美:看到這些,作者情不自禁地贊嘆。
③初讀全節(jié),分組讀,體會總分總的段式。
四、結(jié)果化情,鞏固延伸。
1、師:遠望萬春亭紅柱黃瓦、美不勝收;盛開的菊花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成熟的果子香氣四溢、惹人喜愛、面對這一景象,你最想說什么?
2、用自己的語言來生動地表達介紹景點,是一個優(yōu)秀導游必備的條件,我想選擇兩位優(yōu)秀的小導游,用自己的語分別節(jié)這兩個景點。
①學生自由選擇景點來當小導游介紹
②選擇2—3位來介紹
3、師:在秋色的裝點下,古老的北京城更加雄偉壯麗。
現(xiàn)在讓我們在果園稍作停留,下堂課再上萬春亭,遠眺北京城。
教學反思
1、以“導游”引學,貫穿課堂
本文是按游覽順序具體記敘了游覽北京景山公園所看到的美麗景色,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北京古代文化園林建設(shè)和現(xiàn)代建筑的雄偉,抒發(fā)了作者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本節(jié)課我采用情景教學法,以導游身份引領(lǐng)學生猶如置身于景山公園中,去感受迷人的秋色。因此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都靜心設(shè)計導游詞來過渡,比較自然順手。在結(jié)尾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試著當小導游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走進公園大門和來到果園兩處景點,讓書本的語言得以內(nèi)化,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抓“留白”促思,發(fā)展語言
本節(jié)課中我挖掘課文的兩個留白點,讓學生練習想象說話、設(shè)計了兩題練習,我認為是比較有意義的,既深層內(nèi)化課文譴詞造句的準確生動,又練習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了語言。
3、兩點遺憾
其一由于教室條件限制,不能配上幻燈圖片或課件,品讀文本時缺少憑依,有憑空想象之感,直接影響課堂效果。
其二由于是第一課時,即要初讀課文,又安排分析兩節(jié)課文,挖掘較課,在時間上比較倉促,稍有走過場之謙。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