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
2.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讀熟課文。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
3.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
4.文言字詞積累。
【教學重點難點】
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讀熟課文。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國古代文學殿堂中,有一支瑰麗的奇葩——寓言。我們對寓言并不陌生,在上學期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南轅北轍》《濫竽充數(shù)》等寓言,今天我們將學習寓言《朝三暮四》。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讀文識字。
1、師范讀課文,生聽準字音,做好標記。
2、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
3、出示生字詞拼讀。
4、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測讀。
5、說明“曰”“皆”“然則”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6、齊讀課文。
(二)練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生仔細聽如何斷句。強調讀準字音。
2、學生試讀課文
①自讀;
②教讀節(jié)奏(生個讀,點評)——讀準節(jié)奏
③生自由讀——讀出味道(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情感)
④生競讀;點評。
三、精讀課文,嘗試翻譯。
1、學生根據(jù)書下注釋試譯課文。
2、提出疑難詞句,共同解決。(生交流,師檢測)
3、說故事(翻譯)
四、發(fā)揮才智,探究寓意。
(一)這則寓言講了什么事?
(二)猴翁一天內喂給獼猴的橡子總數(shù)有變化嗎?
(三)那么“眾狙”為何“皆悅”呢?
(其實橡子的總數(shù)沒有變,只是分配方式有所變化,猴子們就轉怒為喜。)
(四)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鼓勵多角度)
(告誡人們要注重實際,防止被花言巧語所蒙騙。)
遺憾的是,后來應用這個成語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處,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一會兒倒向秦國,一會兒倒向楚國!俺核摹北緛砼c此無關,但以訛傳訛,天長日久,大家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復無常了。
五、多讀寓言,積累智慧。
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布置作業(yè)
背誦《朝三暮四》。
教學反思: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