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的____________
教材說明
本次習作是讓學生學習“摘抄”這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第一段文字簡要說明了摘抄的作用,第二段文字是交代本次習作的內容,第三段是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插圖是文文要摘抄的內容。
教學建議
〔教學目的〕
1.按照要求練習摘抄,掌握一定的摘抄方法,養(yǎng)成習慣。
2.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教學重點、難點〕
養(yǎng)成摘抄的好習慣。
〔教學時間〕
1課時。
〔操作要點〕
1.激發(fā)摘抄興趣。
講述名人勤于讀書、善于摘抄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在閱讀中摘抄的興趣。
2.練習摘抄方法。
閱讀課文,學習摘抄的方法,練習摘抄。
⑴有選擇,有目標地摘抄。
⑵摘抄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為自己準備一個專門的筆記本,做到堅持摘抄,經常翻閱。
⑶通過圈點等符號標記好的詞句。
⑷學會資料的整理與歸類。
3.交流摘抄體會。
交流摘抄的內容和理由,相互借鑒和促進。
4.養(yǎng)成摘抄習慣。
摘抄的重點在評析。做到對所摘抄的詩文、段落、詞句有所體會和理解,能夠認識到妙處所在、價值所在。
摘抄的難點在堅持。要鼓勵學生長期堅持,定期舉辦摘抄筆記展覽、匯報等活動。
資料:
〔名人讀書摘抄法〕
毛澤東的讀書法
毛澤東畢生珍惜時間,博覽群書,其中“三復四溫”式閱讀和“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他主要的讀書方法。他在青年時期就熟讀了《史記》《漢書》等古籍,并且不斷地重溫;就是到了晚年,對他喜愛的史書也是反復研讀,并有讀過一遍書在封面畫上一個圈做記號的習慣,所以,在他讀過的許多書籍中,均留下了他讀過二遍、三遍的圈記。毛澤東在青年時代讀書時即有“讀得多,想得多,寫得多,問得多”的習慣。他的“寫得多”表現(xiàn)在做內容摘錄,在重要的地方畫上圈、杠、點等符號,做批注以及寫讀書日記、在原書上改錯糾謬。
王梓坤的讀書法
一是抄讀法。王梓坤上中學時,做完功課一有時間,便光顧圖書館。好書借了實在舍不得還,但買不到也買不起,他便下決心動手抄書。抄,他認為總還是抄得起的。他先后抄過林語堂寫的《高級英文法》,抄過英文的《英文大全》,還抄過《孫子兵法》,若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則一口氣抄兩份。王梓坤認為,人們只知抄書之苦,未知抄書之益,抄完毫未俱見,一覽無余,勝讀十遍。二是慢中求快法。他認為,一本書的前一兩章通常是全書的關鍵,因為每門學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有專門的術語和符號,如平面幾何研究三角形、圓及其他圖形的性質,初等代數則主要研究代數運算。因此,耐心地學好前一兩章,初步掌握這門學科的思想方法,這樣讀下去才會有興趣。他拿到一本書后,開始總是讀得很慢,邊讀邊做筆記,做習題,想一想,算一算,細細閱讀,認真理會,先慢后快,慢中求快。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我了解的________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