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天祥
這組教材的文化主題是哲理故事。由三篇課文和一個綜合學習組成,三篇課文是《綠色的和灰色的》《撈月亮》《肖伯納和小姑娘》。2002年版的本組教材是由《撈月亮》《截竿進城》《抬驢》組成,有質大于文的感覺,《文心雕龍》中說“質勝文則野”,盡管故事幽默而富有哲理,但語言形式略顯粗俗。經(jīng)過調(diào)整,加強了語言美感,拓深了蘊含的哲理,讀后掩卷沉思,給人以登高望遠、天朗氣清、心曠神怡的感覺。學習富涵哲理的文章,對兒童的一生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哲理往往蘊含在事物的聯(lián)系中,經(jīng)常去感悟,會激發(fā)兒童的情感,提高兒童的認識能力,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打下精神的底子。
研究教材應達到教者之心、作者之心、編者之心、學生之心的“四心”相通。葉圣陶曾講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下面筆者試圖與作者、編者之心相溝通,看看每篇課文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心聲,編者又是怎樣把它們組為一個主題單元的。
《綠色的和灰色的》是一首意蘊豐厚的童話詩。古人云“詩無達詁”,企圖用一句話來概括一首詩的哲理,是既不應該也不可能的拙劣想法,越是千古流傳的好詩,給人的啟迪越是跨越時空的,多方面的!毒G色的和灰色的》從情節(jié)上看很簡單:一只灰色的狐貍躲在草叢里想抓住小白兔,綠色的翠鳥向小白兔報告了這一消息,小白兔有了準備,頭上頂著一張張棕櫚葉輕輕地穿過了森林、穿過了草地、穿過了小溪,最后,狐貍只能在風中嘆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作者卻渲染得那樣富有詩意:綠色和灰色這兩種意象,如同音樂的旋律給人以豐富朦朧的想像,綠色代表著蓬勃的生命,也意味著和平與發(fā)展,短短的28行詩,就有13行寫綠色,甚至整節(jié)反復,如同音樂的主旋律,反復詠嘆,給人以盛大頑強的感覺,灰色則那些落后反動事物的象征,蓬勃發(fā)展的綠色事物必將戰(zhàn)勝瑟瑟風聲中的灰色事物,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謳歌綠色、謳歌生命、謳歌正義,這就是筆者的感悟。當然,兒童讀了也許只會產(chǎn)生下面某一方面的感悟:綠色孕育著生命,代表著美好的事物,令人崇敬和贊美;綠色為小動物生存提供了保護;幼小的動物團結起來,可以戰(zhàn)勝困難,保護自己;等等。
《撈月亮》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編排在這里,又賦予了時代內(nèi)涵。它告訴讀者:遇著問題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不能迷信、盲從別人!缎げ{和小姑娘》通過描述英國大作家肖伯納和蘇聯(lián)小姑娘半天時間的愉快相處,告訴人們“人和人是平等的”這一深刻主題。這兩篇課文對培養(yǎng)新世紀未來公民良好的個性品質具有重大意義: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應具備獨立的人格、批判的意識,而不應該迷信盲從他人。這種品質的培養(yǎng),不論是從歷史、現(xiàn)實還是將來看,對民族的發(fā)展和振興都很關鍵。盡管兒童不可能理解得那樣深刻,但是,在幼小的心靈埋下種子,打上烙印,對打好人生底色還是大有裨益的。
以上對三篇課文所蘊含的哲理作了大致的勾勒,概括起來說,灰色的壞家伙是可憐的,盲從的糊涂蟲是可笑的,自尊自信的聰明人是可敬的。
這組教材的綜合學習內(nèi)容與單元文化主題不是十分密切的。“讀讀背背”的《池上》主要描寫兒童的天真爛漫,不是為了傳達某個道理!翱谡Z交際”是編故事,想像往往抒發(fā)了兒童真摯情感,寄托著美好的理想,與單元主題有一定的聯(lián)系。
單元教學建議:
教學中應努力體現(xiàn)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思想,體現(xiàn)快樂語文、享受語文、成功語文的教材特色。
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樣,因課制宜,因班制宜。例如《綠色的和灰色的》適和運用“誦讀-想像-感悟”這樣的程序,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渲染情境,即使學生不能感悟出道理,對這如詩如畫的意境留下美好的記憶,也是不小的收獲!稉圃铝痢返那耙徊糠挚梢园才艑W生表演,以體驗那種“猴云亦云”的場面。在引導學生感悟道理時,多運用投射的方法,如不是直接問孩子明白了什么,而是引導想像:撈月亮后,老猴子主持召開總結會,群猴會怎么說呢?以形象活潑的方式去感悟。又如,肖伯納聽了小姑娘的話會怎么想、怎么說呢?在想象的世界里去自我感悟。
努力洞悉兒童已有的經(jīng)驗世界,補充必要的資料豐富經(jīng)驗世界,以文本世界去拓展升華兒童的經(jīng)驗世界。如學習《肖伯納和小姑娘》,課前了解孩子們是怎樣看待明星的,調(diào)查了解肖伯納的成就,為順利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學習悟到人與人之間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另外,在整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搜集一些有哲理的故事、兒歌、笑話等,也可以組織故事會,把課內(nèi)外結合起來。
學語文的過程就是學做人的過程。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要為語言和精神的同構共生而教。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冀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 第七單元 哲理故事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