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水源街小學 張瑞蘭
一、認讀古詩。
首先讓學生自己借助漢語拼音嘗試認讀古詩,遇到生字可以自己反復多讀,直至將古詩正確、流利地讀下來。然后,教師將去掉拼音的古詩抄寫在黑板上或寫好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開火車逐句認讀,這樣可以大面積地了解學生認讀的情況,使認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得以落實。最后進行生詞直至單個生字的查讀。·
二、理解古詩。
本課的兩首詩都很容易理解,所以教師不必逐字逐句地講解詩意,而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去體會,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再加以點撥即可。教學中需注意下列詞語的解釋:
澗:山間流水的溝。曲:彎曲。高下:高低。
舟:船。俯:低頭。仰:抬頭。
除了以上詞語,學生在理解“一江明月”、“一江秋”一類的語句時可能有些困難,教師可以利用插圖配以語言描述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去“意會”,不一定要直接解釋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要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在讀讀背背中讓學生感受那重重疊疊的韻律之美,感受語言文字的奇妙之美,感受古詩文的意境美。
三、指導生字書寫。
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共六個。“舟”字的最后三筆是橫、點、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強調,如教最后三筆可以告訴學生是“先畫鼻子(橫)再畫眼(兩點)”。然后,利用配套的《寫字》課本指導書寫,讓學生將“看一、描二、寫三”作為一種習慣來養(yǎng)成,學會從審美的角度把握生字的書寫。
“笑”字下半部第一筆是撇,不是橫。
寫字不能做純技能的訓練,否則,寫出來的字都帶著苦不堪言的困倦。所以,要注意調動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帶著感情寫字,這樣寫出的字也會有氣、有神。如指導寫“秋”字,可讓學生從組成這個字的兩個部件出發(fā),去想像秋天的稻谷金黃、楓葉火紅,把對秋天那種熱烈的感受凝聚在筆端,寫一個漂亮的秋字。再比如“笑”字,仔細端詳這個字,體會看到一張笑彎了眉毛的可愛的臉,寫出“笑”字微笑的神態(tài)才最好看!
四、建議本課教學兩課時。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冀教版一年級下冊 古詩二首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