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了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jīng),感受到列寧不讓害怕壓倒自己,每時每刻,鍛煉自己意志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從小不怕困難,自覺鍛煉自己的意志。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了解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抓住人物言行、神態(tài)體會人物品質(zhì)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能力要求:通過理解語言文字體會小路的險;正確認識自覺鍛煉意志和注意安全之間的關系;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正確理解課文最后列寧講的一段話;通過描寫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
教具準備:常規(guī)、掛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學習過的課文中有不少是寫列寧的故事的,還記得有哪些嗎?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題目是《登山》,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默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邊默讀邊注意帶拼音的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查字典。
3、標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
三、檢查自學情況
理解詞語:沙皇、深淵、巍峨、頭昏目眩、毅然決然
四、細讀課文,理清結(jié)構(gòu)
1、課文寫了列寧幾次走小路?
2、每次走小路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各是怎樣的?
3、老師歸納:第一次是因為要看日出,出發(fā)晚了點走小路比較近,列寧走時很害怕,但是走過去了,也看到了日出的美景;第二次走小路是為了鍛煉意志,列寧毅然決然的先走了過去。
五、自己學習課文
1、自己讀列寧第一次走小路的部分,把突出小路窄和險的詞語和句子畫下來。討論從哪看出小路窄和險?
2、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適當點撥關鍵詞。
3、讀列寧第二次走險路的部分,共同討論下面的問題。
回來時可以不走險路了,列寧為什么還要走?
這次列寧走險路的表現(xiàn)得怎么樣?
列寧最后說的一段話是什么意思?
4、自由發(fā)言
老師打出投影分析
5、讀了十八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6、總結(jié)全文,討論問題:
課文贊揚了列寧什么品質(zhì)?從哪些方面突出他的品質(zhì)的?你學習課文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