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復述兩則寓言故事。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能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所受到的啟發(fā)。
學會寫本課13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說出自己所受到的啟發(fā)。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你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故事的最后誰得了冠軍?它為什么能得冠軍呢?如果它們再舉行一次比賽,你會想什么辦法使小白兔反敗為勝呢?
2、揭題并板書
二、學習《知了學飛》。
1、學生自由默讀課文,思考:
這則寓言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2、指名分段讀這則寓言。
說說知了是怎樣學飛的。
照樣子寫詞語:
爬來爬去東張西望
用以上兩個詞語仿說一句話。
3、這則寓言對你有什么啟發(fā),你對寓言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4、小組討論:《知了學飛》的寓言告訴我們什么?
班級匯報交流。
三、學習《蝸牛和蚯蚓》
教法同上。
在學習時,注意引導學生抓住蝸牛和蚯蚓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的語句來分析它們的形象,從而悟出道理。
四、再讀這兩則寓言,說說自己的看法。
小結(jié):
我們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蝸牛一樣,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并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能像知了一樣,空有理想,而不能腳踏實地克服困難的勇氣,也只能是一事無成;更不能像蚯蚓那樣,滿足于現(xiàn)狀,害怕辛苦,那樣是永遠不能改變生活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整體導入
這兩則寓言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二、指導朗讀。
《知了學飛》中,知了“東張西望”、“爬來爬去”的神態(tài)和動作要重讀,兩次出現(xiàn)的“知了!知了!”在讀時可適當夸張,以突出知了的自滿和不耐煩。
三、選自己喜歡的一則寓言進行復述,可加上自己的想像和動作。
小組練習復述。
推選復述優(yōu)秀者進行表演復述。
四、識字寫字。
認識的6個生字,通過組詞的方式練習識記。
寫字。
注意“嚷”的書寫指導和“翅”的讀音矯正(讀chì不讀cì)
五、拓展:
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等書。開一次寓言故事會。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教科版三年級下冊 寓言兩則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