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指名讀課題。認識“世界”兩字。畫圖認識界字,讓學生明白界的意思是分界線,從而記住它是由表意的“田”和表音的“介”組成的。讀句子“現(xiàn)在,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弊寣W生明白世界很大。書空“世”的筆順。認識“美”:古人認為羊大了就美。提示學生上面是羊字頭,與羊字區(qū)別,知道豎不出頭,而且筆順也有所變化,下面是大,這個字的筆順是難點,要多請幾個學生書空。
齊讀課題。
二、教師范讀課文。
三、學生自讀課文,并識記課文中的生字,要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四、全班交流。
1、“母雞”的雞:雞與鴨、鵝同屬家禽。記住右邊都是鳥字旁。重點記左邊是又字旁。
“蹲”:做動作識記。要用腳穩(wěn)穩(wěn)地踩住地,記住它的偏旁。
“孵”:先認左邊的卵字。拿一介雞蛋,告訴學生其實在科學上雞蛋稱卵,母雞孵小雞時,就是要蹲在雞蛋上,用自己的體溫使蛋保持一定的溫度,使卵里的小生命生長、發(fā)育、出殼,所以孵的左邊是卵字旁。
指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正確停頓。
“黃乎乎”,引導學生與“呼呼”區(qū)別,呼呼是指風發(fā)出的聲音,而黃乎乎指的是顏色。把黃換成其它字意思會相應發(fā)生改變:黑乎乎、胖乎乎、熱乎乎。
2、“久”:課文中指時間長。與攵區(qū)別。
“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出示顏色讓學生與詞相對應。分析“茵”“澄”的字形與字義。
指導學生讀好第二自然段。
3、“麗”:重點記下面的部分,注意里面只有一點。
“站”:猜謎語“一點一橫長,兩點一橫長,你若猜不著,站著想一想。”謎底是立。問學生,為什么謎語中要說“你若猜不著,站著想一想!弊寣W生體會站和立是同義詞,因此站的左邊是立字旁。右邊是占領的占。
指導學生讀好第三、四自然段。
五、總結(jié):認讀生詞。
六、指導寫字:
世:第一筆長橫從左上起筆微向右上傾斜,最后一筆是豎折,在轉(zhuǎn)折處頓筆。
界:田字頭扁一點,撇捺要舒展。
美:第8筆是撇,從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處起筆。
讓學生經(jīng)歷看帖,描紅,臨摹,對比,再臨摹的過程,在練習中不斷提高。
反思:
這是一節(jié)一年級下學期的識字課,我的設想是把生字的音形義結(jié)合起來學習。
這樣做是想讓學生在初次接觸生字時便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的第一印象是錯誤的話會一直錯下去,即使后來知道自己錯了,但是一寫也會無意識地寫錯,直到老師給他指出他才能改正。改正一個錯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還要難。因此在教學中我不惜花費時間讓學生反復書空,如“世”的筆順,反復比較:如“乎”與“呼”。讓學生在重復與對比中留下鮮明的印象。
其次,我要在一年級有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字理識字。我們的漢字是最有意思的文字,每一個漢字好像都會說話。我充分利用古人造字的方法引導學生識字,讓識字趣味無窮。更多的是讓學生從中感覺到一些識字的方法。如認識“雞”時,我告訴學生它與鴨、鵝都是家禽,是被人類化以后養(yǎng)在家里的鳥。因此它們都是鳥字旁。然后比較左邊,相信學生在下一次遇到鳥字旁的字,即使不認識,腦海里也會馬上想到它是一種鳥。其實這就是形聲字的特點。這課的形聲字很多,如“孵、蹲、茵、澄、站”我都逐一進行了引導。讓學生認識到這種識字方法的樂趣,為二三年級乃至高年級的自主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盡管設想是好的,但是在操作時還是發(fā)現(xiàn)了有許多問題。首先是拖堂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是枝蔓太多,有些東西可以放到寫字時再重點強調(diào),要學會分散難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