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巴縣田壩鄉(xiāng)中心小學 李謀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能根據(jù)課后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了解這則寓言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弄懂寓言的寓意。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使學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學生借助文后注釋通過自學、討論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再通過講故事、聽故事、看故事進一步理解課文,繼而領悟寓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遇事不能盲目相信教條,墨守陳規(gu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辦事,并通過對短文的品讀,體味文章機智幽默的語言之美。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注釋理解課文意思,領悟寓意。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題,激發(fā)興趣
利用謎語:“稀奇古怪兩只船,沒有槳來沒有帆。白天載人四處走,夜晚橫臥在床前!钡闹i底“鞋”引出“履”字。由“履”導入課題“鄭人買履”。(課件出示“鄭人買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事呢?我們先來聽一聽,注意生字的讀音和朗讀時的停頓、重音及節(jié)奏。(播放課文錄音)
2、誰愿意模仿朗讀錄音再把這個故事讀一次給大家聽?
3、指名讀文,師生共同指正、評議,然后集體朗讀一次。(課件出示劃有停頓符號的課文)
4、讀了這個故事,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呢?有什么疑問嗎?
5、學生說出自己初步對課文的理解和疑問。
6、平時,我們讀一個小故事一讀就知道講什么,可今天我們讀這個小故事時卻不能一下全讀懂呢?為什么呀?(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用詞與現(xiàn)代的語言差別很大,所以我們就感覺不大容易理解。
三、自學、討論,理解課文。
1、同學們先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辦法能讀懂這個文言文的小故事。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
(1)結合注釋(2)運用所學(3)反復朗讀(4)聯(lián)系全文
……
2、下面就請同學們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同桌合作學習,難理解的地方可以請教其他小組的成員。
3、學生自學。
四、交流收獲,感悟升華
師:剛才同學們學習熱情很高,學的怎么樣?敢接受挑戰(zhàn)嗎?挑戰(zhàn)的項目叫“接話”,就是根據(jù)課文內容講故事,我說上句,請你們接下句。我們先來試一句。
師:(出示課件)古時候鄭國有一個讀書人叫鄭大年,人也老實,又讀了不少書,所以大家對他印象還不錯,可是在他身上總愛發(fā)生一些可笑的事兒,這不,又一個可笑的事情發(fā)生了。話說這鄭大年買了一件新衣服,穿上一看,大小、顏色都特別合適,心里正美呢,可往腳下一看,糟了,鞋太破了,和衣服實在搭配不到一起去,于是鄭大年就?
(生:“想買鞋”,教師順勢引導學生用文中的語言“且置履”來回答,并進行解釋。)
師:這時鄭大年的老母親回到屋里,看到兒子腳上的這雙鞋,也覺得極不順眼,就催兒子就集市上買鞋,大年答應了一聲急忙回屋拿出尺子?(生:自度其足。教師引導解釋。)
師:鄭大年量好腳的大小后,把尺碼?(生:置之其坐。)
師:什么意思?(生:學生匯報。)
師:然后啊,張大年高高興興的走出家門?(生:至之市。)
師:可他卻忘了什么?(生:忘拿尺碼。)
師:大年來到集市,左看右瞧終于挑了一雙滿意的鞋,買鞋的問他:“大小合適嗎?”大年摸了摸口袋,一拍腦袋說:“唉呀?”(生:吾忘持度。)
師:鄭一拍頭所說的這句話應讀出什么樣的語氣?突出哪個字。(指導學生讀出著急的語氣。)
師:于是他就要?(生:反歸取之。)
師:這里有個字詞的用法與現(xiàn)在不同,在學這句時你發(fā)現(xiàn)了嗎?(學生匯報)
師:張大年翻山越嶺,氣喘吁吁回到家拿了尺碼返回集市時,結果呢?(生:市罷)
師:自然鄭大年?(生:遂不得履)
師:有人便問?(生:何不適之以足。)
師:這個句子非常特殊,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師:你們覺得這個人會用什么樣語氣問他呢?在語速上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指導學生讀那個人的話)
師:大年聽了那個人的話又是怎樣回答的呢?(生:寧信度、無自信也。)
師: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師:這句話該怎么讀呢?(指導讀出固執(zhí)的語氣)
故事講完了,你們覺得鄭大年可笑嗎?(學生自由發(fā)表觀點,談出賣鞋人的可笑之處,師板書“寧信度,無自信也!辈⒁龑W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從中悟出寓意,受到教育和啟發(fā)。)
師: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要犯鄭大年這樣的錯誤,要把學到的知識靈活的動運用到生活中去,做一個頭腦靈活,能隨機應變的人。
五、拓展總結
1.課文學到這兒,同學們對這個小故事講的是什么都知道了吧,還有什么疑問嗎?(生:……)
2.剛才我們通過接話的活動講述了這個故事,相信這個故事一定給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位同學愿意來講講這個故事。其他同學要虛心聽哦!
3、生講故事。(師生共同評議,重鼓勵,指出不足。)
4、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跟著老師一起去見見鄭大年這個人呀?(生:想)瞧,他來了。(播放動畫)
5、通過視聽園看了這個故事后,相信同學們對這個故事的印象更深刻了,誰還能用文言文給同學們講講這個故事?
6、學生試背課文。(評議)
總結:同學們,文言文比較難懂,可是在短短的40分鐘里,你們不僅讀懂了,而且還會背了,我真為你們感到高興。雖然文言文之乎者也的比較難懂,但它卻非常有韻味,能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多讀,你肯定就能喜歡上它。
板書設計(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