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qū) 張黎敏
一、教學目標
1、能用科學的方法識記“繩褲彼此絹汗鐵環(huán)”8個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注意“此、繩”等字的讀音。
2、正確朗讀課文,選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背一背。
3、積累有關的詞語,借助字典理解“彼此”;聯系圖片理解“鐵環(huán)”。
4、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褲此漢鐵”4個漢字,做到“左窄右寬”。
5、了解“風”像調皮的孩子這一特點,并能與小朋友一起發(fā)揮想像,交流“風”的其它特點。
二、重點和難點
1、能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8個生字,積累有關詞語。
2、在反復讀文、識字的基礎上,體會風的調皮搗蛋,進一步體會小作者對風的喜愛之情,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想像,邊想邊記憶。
三、教學準備
1、教師:生字卡片,相應的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2、學生:預習課文,圈出生字。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1、師:今天我們先來猜個謎語
* 出示:看不見,摸不著,
稻子見它彎腰,
柳條兒見它舞蹈,
氣球見它就逃跑。
* 誰愿意為大家讀讀謎面?
* 交流謎底
2、師板書課題:2、風
(齊讀)
* 注意讀準“風”的后鼻音
3、師:“風”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只要它一露面,細心的小朋友就能發(fā)現它。
說明:
猜謎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在教學一開始使用,能在最短的時間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讀通課文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想想:這篇課文與我們以前學的詩歌有什么不同?
1)交流不同(無標點)
2、出示文中生字新詞
繩子 褲子 手絹 鐵環(huán) 彼此 擦汗 模樣
* 小組合作學習
a 讀準字音
重點指導:繩子 “繩”是后鼻音
鐵環(huán) “環(huán)”復習三拼音
彼此 “此”是平舌音,第三聲發(fā)音要到位
模樣 “!笔嵌嘁糇,在這里讀“mú”
手絹 “絹”復習ü見j、q、x脫帽行個禮
b 交流識字好方法
重點指導:褲子 “褲”的部首,你還知道哪些字也是這個部首的?
彼此 “此”請大家仔細看好老師是怎么寫這個字的
(師范寫,生書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寫一個)
說明:
二年級上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也掌握了不少的識字方法。這時可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字詞,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采用不同的方法集中識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高識字效率。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好,他們有沒有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 指名交流
4、引讀小結
風把媽媽晾著的衣服吹得鼓鼓的,露出各種怪模樣,就像在――,還吹走了――,吹走了――,你覺得它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
三)深入學習2-3節(jié),試著背誦
1、自由讀讀課文,找找描寫最能表現風調皮的小節(jié),在相應的小節(jié)前做上記號
第2節(jié);
1)出示:好奇
2)誰能讀好這個詞語(讀準“hào”,讀出“好奇”的語氣。)
3)試著用好奇的語氣讀好這一節(jié)。
(重點:“悄悄、怪模樣、喘不過氣來”)
自由練-指名讀-齊讀
第3節(jié):
1)自由讀,圈出有關風調皮的動詞
2)交流,板書
拿、擦、扔、拿、滾
3)媒體出示畫面
4)師:本來毫無生氣的畫面,由于風的到來,一下子歡快起來了,小作者是多么喜愛這生機勃勃的景象!
5)自由讀-小組比賽讀-表演讀
說明:
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落實讀出感情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體會風的好奇和調皮。教學時要設計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閱讀課文。如以比賽的形式訓練朗讀;通過動作表演激發(fā)興趣,理解詞義等。在多種形式的讀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把生字記住,把課文的語言積累在心。
2、指導背誦
1)師:小作者筆下的風像調皮的孩子,閉上眼睛,你是不是也瞧見了調皮的風呢?
2)出示與第2、3節(jié)相應的圖片,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背一背。
四)想像說話
1、小作者筆下的風像調皮的孩子,你有這樣的感受嗎?你覺得風還像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2、先小組后集體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說話)
說明:
先小組后集體,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利于全員參加,同時,通過這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要認真傾聽,對學生的表述給予及時的肯定或糾正,以起到規(guī)范學生語言的作用。
五)復習鞏固,練習寫字
1、抽讀抽讀生字新詞
2、區(qū)別同音字口頭組詞
漢( )汗( )
3、練習在田字格中寫“褲漢鐵”
說明:
寫字指導中,讓學生回憶筆順規(guī)則,左右結構:從左到右、左窄右寬。學生寫字時,教師注意巡視和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課后反思
《風》是一首充滿童趣的無標點詩歌,篇幅不長,語言清新活潑。字里行間流露出“風”的調皮搗蛋,表現了小作者對“風“的喜愛。接著,我將結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談談本課設計中想體現的一些教學思想:
一、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樂學,并積極投入其中
如果學生感到了快樂,那么他們就會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力爭創(chuàng)設愉悅可持續(xù)型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導入新課時,我們玩猜謎的游戲,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情緒自然就被調動起來。而且通過閱讀謎面初步了解了“風”的特點,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課文,為后面理解詞句,練習讀文,埋下伏筆。識字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自主識字,讓每一位學生都樂在其中。在指導朗讀時,教師借助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們產生強烈的讀文渴望,而學生則通過挑戰(zhàn)讀,同桌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方式,在讀讀演演中積累語言,自悟道理。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情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自主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我先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再引導他們合作識字,交流方法。我結合生字在音、形、義上的不同側重點,有的放矢地組織反饋、交流。如“此、褲”重在字形,“此”的筆順需要指導;“褲”的部首要加以強調,可以再積累一些同是“衣字旁”的字,并指導學生寫一寫,為后面在田字格中描寫打下基礎;讀文反饋時,關注“繩子、彼此”的讀音,這兩個詞語比較容易讀錯,就多請幾位學生練一練。詞義理解也采取多種形式,“彼此”可讓學生查查字典,一些表現“風”調皮的動詞可讓學生做做動作,或看看媒體、圖片加以理解。通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在自主、合作、游戲中,識字能力有所提高。
三、在朗讀指導,以讀為本,使學生積累語言,感悟道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赏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尊重獨特感受。整個讀書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文章的2、3兩節(jié)是全文的重點,在執(zhí)教這兩節(jié)時我是這樣處理的:
1、自由讀讀課文,找找描寫風調皮的小節(jié)第2節(jié);
1)示:好奇
2)能讀好這個詞語(讀準“hào”,讀出“好奇”的語氣。)
3)試著用好奇的語氣讀好這一節(jié)。
(重點:“悄悄、怪模樣、喘不過氣來”)
自由練-指名讀-齊讀
第3節(jié):
1)由讀,圈出有關風調皮的動詞
2)流,板書
拿、擦、扔、拿、滾
3)媒體出示畫面
4)師:本來毫無生氣的畫面,由于風的到來,一下子歡快起來了,小作者是多么喜愛這生機勃勃的景象!
訓練朗讀并沒有我們想像中那么簡單。要讓學生明確讀什么,怎樣讀,而作為老師的我們,更是要清楚每次讀的目的,不要為讀而讀。一味的讓學生自讀自悟、討論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談感受,教師很少引導、點撥的做法是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我們既反對“老師牽著學生走”,又反對“老師跟著學生走”,要在與學生共同學習、平等對話中因勢利導(包括啟發(fā)、點撥甚至講解),在教學相長中實現教學目標。在上述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在讀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創(chuàng)新思路,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自讀、自悟、自得,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