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女媧補天
一、教材簡說
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zhì),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課文的學習重點是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難點是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二、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轟隆隆、塌下、露出、燃燒、熊熊大火、圍困、掙扎、熄滅、噴火、缺少、冶煉、液體、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詞語。
2.復述故事,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詞語。
3.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三、教學建議
1.識寫生字指導?梢龑W生復習鞏固已學過的識寫字方法,自主獨立識寫生字,如熟字帶生字、加減或替換偏旁、字形比較等。教師可略作提示:“冶”讀“yě”,不要讀成“zhì”,“掙”是多音字,在課文中讀“zhēng”,不要讀成“zhèng”;要發(fā)現(xiàn)書寫規(guī)律,注意“燃、熄、煉”中“火”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感悟故事的神奇。課文后小伙伴吐了一個泡泡:“女媧真了不起。”這實際上是引導學生感悟故事的神奇。的確,課文寫得夠神的了!課文先概括寫了自從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類,大地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接著,筆鋒一轉(zhuǎn),“不知過了多少年”,極言時間之久。課文描繪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所導致的悲慘景象:地被震裂了,山岡上燃燒著大火,田野到處是洪水,許多人在水火中掙扎。這幅畫面,沒有夸張和想象,是難以描畫的。接下來,略寫了女媧求雨神熄滅天火,造船拯救洪水中的人們,為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鋪墊。第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主體,主要寫了女媧找齊五彩石的經(jīng)過和用神火冶煉五彩石的艱難!八α藥滋鞄滓埂薄盁捔宋逄煳逡埂睆臅r間角度突出女媧的神力,在寫到女媧補天時,只見她端著一個裝滿液體的大盆,對著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寥寥數(shù)語,從看似輕松的動作中,凸現(xiàn)女媧的神力,使故事更加具有了神奇的色彩。教學時先引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再互相交流,然后抓住第三、四自然段深入學習。可讓學生找出哪些詞句表現(xiàn)了女媧補天的艱難,教師可相機板書。
3.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復述。課后練習第二題目的是要求學生復述課文,教師可以作些指導。復述是把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不能背誦原文,要把課文內(nèi)容盡可能詳細地講出來。復述前要熟讀課文,記住故事的情節(jié)和重點詞句,把課文內(nèi)容變成自己的話。復述時,話要說得清楚、明白,就像是在給別人講故事或介紹某種事物一樣。教師可以選擇部分或全篇進行示范,學生再仿照教師的示范分組練習。
4.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課文改編自《淮南子·覽冥訓》,原文為:“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載;痨投粶,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庇纱丝梢钥闯觯闹皇侨舾善,課文作者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通過合理想象,進行了巧妙的綜合、連綴和加工,使這個神話故事完整、豐富、生動。如描寫天塌的情景,通過一連串疊詞的運用(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逼真?zhèn)鬟_出人間的慘狀;還有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的運用(找—挖—放—煉—化—裝—端—潑等)十分生動傳神;又如課文結尾段,“現(xiàn)在,人們常?匆娞爝呂宀实脑葡迹瑐髡f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看似寫得隨意,實則非常抒情、流暢,余味深長,值得好好朗讀和積累。
四、參考資料
關于女媧補天的種種說法
女媧煉石補天,使天得以完整,此舉拯救了人類,后人大多對女媧感恩戴德。女媧還會一手絕活兒,她能用泥捏成人,并使泥人復活,后人都稱女媧造就了人類。因此常有“人是泥做的”之說。
其實,所有這些傳說都是人們虛擬的,根本無事實可言。但是在科學極為落后的古代,人們對這種傳說還是認真地提出了許多疑問。王充的《論衡·談天篇》中就指出:天非玉石之類,豈可用石來補?女媧雖然身高,但也不能及天,既然不能及天,又豈能有登天的階梯可攀?至于斷鰲足作為擎天立柱,更是荒唐之至。而明代陸子淵對女媧補天另有見解。他說,遠古時人茹毛飲血,不會用火,女媧煉五色石取火,使人間既得光明,又能烹食,真正造福人類,此舉是天力所辦不到的。所謂補天是指補充天力不足。后來此事傳得久遠,竟成了女媧把天的殘缺部分用石頭補上。
有關女媧的難解之謎很多,有些人對女媧的性別也提出質(zhì)疑。清代趙翼就曾指出:女媧并非女子,而是男性。女媧之女只是他名字的稱呼,并非是性別的標識。與此相反,更多的史料記載,都把女媧寫成女性。《春秋世譜》寫道:“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故世言女媧伏羲之妹!钡翘拼谋R仝卻認為,女媧是伏羲之妻。后來有些人從中國原始時期曾出現(xiàn)過的兄妹通婚習俗中得出看法,認為女媧先是伏羲之妹,后是伏羲之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