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語
同學們,大家好:火熱的八月見到火熱的你們感到非常的高興和激動!今天是新學年的第一課,我有個習慣,第一節(jié)語文課不講課本上的東西,咱們隨便聊聊怎么樣。既然是聊,當然還得有聊的主題,思前想后,我還是決定同大家聊五個方面的內容:古有“仁、義、禮、智、信”,講的是如何修身養(yǎng)性,今天我們我們則來聊一聊“緣、趣、信、方、慣”,說的就是如何學習和學好語文。(奇怪吧,這是什么意思,且聽我慢慢道來)
二、緣
(懂緣)中國有句俗話,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緣分的巧妙和難得。通常,人們喜歡把老師比喻成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古詩有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對老師職業(yè)的及至贊美。我更喜歡把老師比喻成撐船的水手,三年一調頭,送走一批學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師、學生,水手、渡客,這就是緣分。
(惜緣)時下流行一種說法,表明關系的親密,緣分的可貴:同過窗(同學),抗過槍(戰(zhàn)友),下過鄉(xiāng)(知青)。你們正好趕上了第一條,不管是你們遇到了我,還是你們彼此成為新的同學,請記住,這都是緣分,希望你們倍加珍惜朝夕相處的三年寶貴時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們的友誼。毛阿敏在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中有一句唱詞“今生皆是緣,離合總關情”。慢慢地體會,你會發(fā)現(xiàn)各種無情的奧妙。這就是老師講的第一個方面。緣。
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學好語文學科,興趣最重要。從以往的經(jīng)驗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學語文很枯燥,沒有興趣。這里,我給大家講講語文的趣之所在。
1、音趣。
首先給你們講一個笑話,聽完后,看你們能受到什么啟發(fā)?”笑話叫《大肥雞》。故事是這樣的:在廣州有一間北方飯店,專門煮一些適合北方人口味的飯菜來招待客人。店里有一位女服務員,她是廣州人,但她的普通話說得不好。有一天,有位北方老漢來到飯店里吃飯。他剛坐下,那位女服務員就對他說:“老大爺,你想去(吃)什么?”那位老漢因為聽不明白她說的普通話,以為那位女服務員問他去什么地方?老漢心里想:有沒有搞錯,我是來這里吃飯的,為什么要問我去什么地方呢?后來,老漢明白了女服務員的普通話可能說得不標準,所以自己聽錯了。于是老漢就說:“有沒有包子?”女服務員聽了馬上說:“報紙(包子),有!”她很快拿了一張報紙給老漢。老漢被弄得哭笑不得,心想:“這報紙,我怎樣吃呢!”后來,老漢又問:“有大肥雞嗎?”女服務員熱情地說:“搭飛機,還早呢,去(吃)過飯也不遲。”
那請問你們聽了這個笑話后有什么啟發(fā)?
教師總結:普通話說得好與不好,不單是語言表達準確與否問題,而且關系到我們的寫作水平問題,所以要學好語文,最重要的是對語言的理解與掌握。
2、字趣。
語言文字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的細微變化都會幻化無窮的樂趣。
(1)發(fā)生在周總理身上的一件事。有外國記者譏諷到:真是對牛談琴!周總
理禮貌的回敬:對,牛彈琴!一字未改,標點一變,面目全非!
(2)、歧義之趣。雞不吃了。
(3)、一和尚與施主的對話:(和尚):茶,敬茶,敬香茶;坐,請坐,請上坐。
(一次,蘇軾在莫干山游玩,甚是疲乏,打算休息一會兒,便走進了一座廟宇。主事老道
見蘇軾衣著簡樸,便冷淡地指了指椅子說:“坐!”然后,對道童喊道:“茶!”
蘇試坐下和老道閑聊起來。從談話中,老道發(fā)覺來客頗有才華,非一般書生,即把他引至大殿,客氣地說:“請坐!”又對道童說:“敬茶!”
兩人又談了起來。老道愈發(fā)感到來客知識淵博,聰慧過人,不禁問起他的姓名來。這才知道此人竟是名揚四海的蘇東坡。于是,連忙站起作揖,把他又讓進客廳,恭恭敬敬地說:
“請上坐!”又對道童說:“敬香茶!” 蘇軾告別時,老道懇求他寫字留念。蘇軾一笑,揮筆題了一副對聯(lián):“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罷,不覺臉上火辣辣的。----出自《古代笑話》)
(4)、一字聯(lián):從前,有個賣豆芽的人,請村上的教書先生為他寫春聯(lián)。這個教書先生卻給
他寫了幅古里古怪的對聯(lián):
長長長長長長長
長長長長長長長
橫批:長長長長
這幅對聯(lián)一共用了十八個“長”字,它的正確讀法應該是: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這幅對聯(lián)的意思是:主人家的豆芽都要常長常長,生長不止,越長越長,越來越長。這幅對聯(lián)把漢字的通假、異讀等特點巧妙地結合起來,字面上顯得十分別致,又表達了主人家的美好愿望
3、句趣。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聊聊兩句,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
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4、篇趣。好的作品多了,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
記》、《紅樓夢》。
四、信
在聊“信”之前我首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山,你過來》。說的是有一天,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復興者)帶著他的40個門徒,在山谷里講道,他說“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關鍵,也就是說“人有信心,便沒有不能成功的計劃。”一位門徒對他說:“你有信心,你能讓這座山過來,讓我們站到山頂嗎?”
穆罕默德對他的門徒充滿了信心地把頭一點,對山大喊了一聲:“山,你過來!”山谷里響起了他的回音,回聲終于消失,山谷又回歸寧靜。大家聚精會神地望著那山,穆罕默德說:“山不過來,我們過去吧!”他們開始爬山,經(jīng)過一番努力,到達山頂,他們因信心促使希望實現(xiàn)而歡呼。大家知道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有信心,可是我想說,這個故事對大家的啟示應該是這樣的。新的學習生活,每位同學是一座座山,每個老師更是一座座高峰。聰明人會抬起腳步,自己走到山上,而不是戰(zhàn)在那里,等山過來。所以每個同學都應該以最短的時間來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你最早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你就是最大的勝利者。
五、方
什么是“方”呢,我想下面這個故事,也許會告訴我們答案。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么?’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你們說,這個小孩是不是很聰明?”那么,誰能告訴我,這個小孩子為什么要釣竿?所以,學習,不能只記住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語文沒有捷徑,但絕對是要講方法的。方法因人而異,但原則是需遵循的。隨著以后的學習,相信你們不難發(fā)現(xiàn),,要從課本中尋找到考試試卷的標準答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這也就是說,學習語文要靈活,不能死板,要以教材為參照,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學習語文的方法還很多,此處我不多講,在今后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還有更多的機會一起探討。
六、慣
下面再講一個故事: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jīng)驗,坐鎮(zhèn)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么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要培養(yǎng)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所以我們應該利用高一這個新起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攀登更高的山峰。有句話說得好,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之劍,就握在大家自己的手中,怎樣使用它,完全在于你自己。
這就是老師講的五點:緣、趣、信、方、慣。不知道你們對這個“五字訣”有了怎樣的認識,但老師希望它對你們以后的學習會有所幫助。
最后,還有一個故事:一頭馱著沉重貨物的驢,氣喘吁吁地請求只馱了一點貨物的馬:“幫我馱一點東西吧。對你來說,這不算什么;可對我來說,卻可以減輕不少負擔。”馬不高興地回答:“你憑什么讓我?guī)湍泷W東西,我樂得輕松呢。”不久,驢累死了。主人將驢背上的所有貨物全部加在馬背上,馬懊悔不已。
同學們,我們同在一條大船上生活,別人的好壞與我們休戚相關。別人的不幸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相反,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我們個人的進步,離不開集體。我們班級的榮譽,要靠大家來維護;一個人給班級抹黑,就是丟了全班的臉面。只有人人都熱愛這個集體,她才會越來越值得你愛。我相信,我們的班級,一定是會讓我們所有人驕傲的集體!”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