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頓號
表示句子內(nèi)部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頓號表示的停頓比逗號小,一般用來隔開并列的詞或者并列短語。并列的詞之間用了“和”、“或”之類連詞,就不再使用頓號。頓號與“和”的作用是一致的。多個詞語并列先用頓號,最后一個用“和”。如果并列詞語結(jié)合得很緊,沒有必要在行文中用停頓來突出它,則可以不加頓號。并列詞語中又有并列詞語時,大并列用逗號,小并列用頓號。頓號運用方面常見錯誤如:
張三,李四,趙五經(jīng)常到閱覽室學習。(兩個逗號應改為頓號)市一中學的校長、主任、第三中學的校長、主任都來開會了。(此句混淆了并列詞語的大小層次。第二個頓號應改為逗號。)亞馬遜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頓號應該刪去。)
(2)逗號
表示句子內(nèi)部的一般性停頓。其主要用法有:
a.用在較長的主語后面。如:
這個演員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卻贏得了觀眾最熱烈的掌聲。
b.用在需要強調(diào)的簡短主語后面。如:
北京,祖國的首都。
c.用在句首狀語的后面。如:
在一個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莊的列車。
d.用在較長的賓語前邊。如:
我不得不承認,他的實力比我強得多。
e.用在插入語前后。如:
我來北京,往少里說也有十幾次了。
f.某些句中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有時也用逗號。這往往是出于強調(diào)的需要,一般民政部下是不必停頓的。如:
勞動很艱苦,可是,我們根本不怕。
g.用在復句內(nèi)部的分句間。如: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h.用在次序語后面。如:
第一,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加勁干;第二,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i.用在倒裝句中間。如:
多么美麗,這一朵朵鮮花。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中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相關(guān)知識積累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