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米與白鶴》:《山米與白鶴》不以曲折驚險的情節(jié)取勝,而以深沉動人的情節(jié)見長。文章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山米與外祖父的相處的一段經歷,使山米的情感世界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外祖父對動物的摯愛之情,深深地感動了孩子,使他由無知到成熟,由仇恨一切到充滿愛心,跨入人生的一個高度。他終于懂得了如何去愛別人,愛小動物,愛生命,愛一切值的愛的東西。
人與動物世界上許多民族酷愛動物,其熱愛的程度甚至超過愛其他人。英國人是酷愛動物的民族,但最早對動物感興趣的卻并不是英國人。人與動物的感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古埃及,人們視貓為神。古埃及人有一種奇特的習俗:如果養(yǎng)的貓死了,主人就把自己的眉毛剃掉,以示哀悼。
9000年以前,狗就是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愛畜,他們讓狗與家人同居一室,親密無間。直至今天,狗仍然是許多民族的愛畜之一。一些國家的語言,特別是英語中的許多成語,都與狗有密切的關系。
人對動物有深厚的感情,動物對人也并非無情。據(jù)說,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有一只心愛的貓,貓也很愛主人。它不愿意看到主人熬夜過度。于是,當?shù)腋股钜谷苑笇懽鲿r,這只貓就用腳爪把蠟燭撲滅,讓主人擱筆休息。
值得提及的是,動物一旦變成玩物,幾代之后,它們的大腦必然變小,也就不那么聰明了。例如,作為玩物喂養(yǎng)在公園或兔箱里的兔子就比野生的愚蠢得多。
在巴西有讓大蟒蛇照看小孩的趣事。無獨有偶,非洲有會放牧的猴子,在當今非洲納米比亞有個農場,飼養(yǎng)了80只羊。有趣的是,牧羊的卻不是人,而是一只學名稱之為狒狒的大猴。它白天把羊群趕到山上,晚上趕回來。還能準確無誤地認出自己的羊,從不弄錯哦。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