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棟
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被迫長征,王明“左”傾機會主義使紅軍遭到重大損失。紅軍出發(fā)時有8萬多人,沖破敵人四道封鎖線過了湘江以后,只剩下了3萬多人。在這危急關頭,1935年1月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領導小組,確立了北上抗日的方針。
在毛澤東的正胡指揮下,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敵人的圍追堵截,同年5月挺進到大渡河邊。大渡河水流太急,不能架橋,渡口又只有幾只小船渡河,根本就不可能。
1863年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率部四萬人就因沒有及時渡過大渡河而貽誤了戰(zhàn)機,全軍覆沒。蔣介石揚言,要朱毛做第二個石達開,派重兵把守。能否及時渡河,關系到紅軍的生死存亡。為了迅速渡河,粉粹敵人的陰謀,迅速北上,必須火速奪下大渡河上唯一的通道——瀘定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