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圣誕節(jié)的清晨,隨著英國教堂“咚、咚”的鐘聲,一位男孩兒降臨到人世間,他的名字叫牛頓。
牛頓從小勤學好思,大學畢業(yè)后他回到了家鄉(xiāng),在這期間,他不斷梳理著大學學習中的種種疑團,他的全副身心一直被物體運動的原因占據(jù)看。物體運行真是引力的作用嗎?那么引力又是什么呢?他的腦海里裝滿了問號。
有一天傍晚,沉思中的牛頓下意識地來到后院蘋果園里。果園里,成熟的蘋果掛滿枝頭,空氣中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果香,牛頓全然不知。
突然“吧嗒”一聲,一個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牛頓思路一跳:蘋果為什么不往天上掉?難道是地球的引力嗎?于是,他立刻產(chǎn)生聯(lián)想:如果一個人站在山崖上,他輕輕拋下一塊石頭,那么石頭會落在不遠處;如果他用力再大一些,石頭就會落在遠一些的地方;如果有足夠大的力,那石頭就不會落在地面上,而是圍繞一個圓圈旋轉(zhuǎn)起來。如果地球沒有引力,石頭不就一直照直飛去嗎?
牛頓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便潛心研究,終于證明了引力的存在,并且還計算出引力的公式。就這樣,牛頓完成了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第一次理論大綜合,這就是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對地球吸引力的發(fā)現(xiàn),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地球爺爺?shù)氖?/a>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