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鳥的天堂》寫于1933年6月,和這一時期的許多散文一起收入《旅途隨筆》中。文章寫了一株罕見的大榕樹,由于它那茁壯旺盛的生命力,給人印象深刻,在上面憩憩的群鳥也和它一中國到農(nóng)民的保護,因此成了“鳥的天堂”。透過作者對那株樹的生命力的贊美,對于生活在這“天堂”中的鳥兒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對自由的熱愛。
作者是語言大師,他的語言是以流暢自然富有熱情見長的。文章在寫傍晚郊游第一次見到榕樹時,很注意用詞的色彩。天邊的紅霞、白茫茫的水面、一簇簇的綠葉,構(gòu)成了鮮明的畫面。作者在寫百鳥的活動時,較多地運用了排比,復(fù)迭的句式,來表現(xiàn)熱鬧、歡騰的景象。尤其是文章的結(jié)尾,含蓄深厚,令人回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