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陡坡( )
2、和諧( )
3、飲澗( )
4、橋墩( )
二、選出對下列句子運用的表達方式理解正確的一項
1、每座橋都是一件藝術品,一幅立體畫,一首無字的詩。
2、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3、水中出現(xiàn)的是一條閃光的銀鏈。
4、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A、抒情說明描寫說明
B、描寫說明描寫說明
C、抒情說明描寫記敘
D、議論說明說明說明
三、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
1、《水經(jīng)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2、趙州橋橫跨在洨河上,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的最古的石橋。
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
四、閱讀文段(一)
①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②《水經(jīng)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③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④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⑤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
1、歸納本段所列我國石拱橋的特點是。
2、這段文字共5句話,其中②句與①句是什么關系?⑤句與④句是什么關系?
。
3、⑤句中,“其”指代的是。
4、②句中用“大約”“可能”做修飾語,這與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矛盾嗎?為什么?
。
五、閱讀文段(二)
①兩千年來,我國A了無數(shù)的石拱橋。②解放后,全國大規(guī)模興建起各種類型的公路橋與鐵路橋,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橋。③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名叫“長虹大橋”,石拱長達112.5米。④在傳統(tǒng)的石拱橋的基礎上,我們還造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拱橋,其中“雙曲拱橋”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新創(chuàng)造,是世界上所僅有的。⑤近幾年來,全國造了總長20余萬米的這種拱橋,其中最大的一孔長達150米。⑥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躍發(fā)展,表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
1、文中A處填入的詞應是()
A、修造
B、修建
C、修成
D、修筑
2、本段的中心句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④句
D、第⑥句
3、本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
4、文中第③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5、文中第⑤句中的“這種”指代什么?
答:。
六、閱讀文段(三)
頤和園里千姿百態(tài)的亭
亭,是我國古典園林中最常見的一種景點建筑,僅頤和園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個。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隱于林間,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巔,有的夾于廊中,有的位于橋頭……它們不僅把美麗的湖光山色點綴得更加嬌艷動人,又為游人提供了一處處停留休息領略周圍景色的場所。
位于昆明湖東堤旁的朗如亭,不僅是全園中也是我國現(xiàn)存亭子中最大的一個,面積有130多平方米,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巨大的圓形宮殿,朗如亭通過十七孔橋與南湖島遙相呼應,顯得格外壯觀。
而在佛香閣旁有一個小巧玲瓏、十分逗人喜愛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寬都僅有1米多,只能供人觀賞。
在小小亭的西邊則有一個極為珍貴的銅亭,它全部用青銅鑄成,造型之精美,工藝之復雜為世上罕見。
在銅亭東邊有一個甚為奇特的敷華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內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個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無比。</PGN0019.TXT/PGN>
敷華亭東邊有一個很是別致的蝴亭。它造型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由兩個相連的六角單檐亭組成。那黃色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發(fā)光,甚為美觀。從昆明湖東岸通過一座小橋有一小島,島的中心坐落著全園最佳的知春亭。它造型美,四面環(huán)水,周圍滿是綠葉紅花。站在亭上向遠處望去,四周景色盡收眼底,令人陶醉。
頤和園的亭子千姿百態(tài),它們和著山水樹木,和著周圍的建筑及變幻莫測的天空,又與碧波蕩漾的昆明湖、蔥蘢蒼翠的萬壽山及許許多多的殿堂樓閣融為一體,組成了一幅生動清新、美麗動人的畫面。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說明對象的特征是:。
2、本文介紹的亭子有哪些?請依次寫出它們的名稱和特點。
答:。
3、本文第二段所使用的說明方法依次是:。
4、本文第一段中加線的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請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一、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⑴dǒu⑵xié⑶jiàn⑷dūn
二、選出對下列句子運用的表達方式理解正確的一項
A
三、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
1、不能。此處的“大約”表估計。因為缺乏確切的資料證實“旅人橋”建成的年代。
2、不能。如果去掉“世界”就不能清楚地表明趙州橋的聞名程度了。
3、不能。用“獨立”來強調趙州橋大拱設計的特點,說明它設計的巧妙和科學。
四、閱讀文段(一)
1、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形式多樣(成就杰出)
2、②句舉例說明①句 ⑤句舉例說明④句
3、指代“驚人的杰作”
4、不矛盾。用“大約”是因為“旅人橋”的修建時間已不可能準確得知,只是根據(jù)《水經(jīng)注》的記載,而《水經(jīng)注》的記載就是約建于公元282年。所以,“大約”用在此處更能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同樣,由于作者只是根據(jù)手中的資料證明沒有比“旅人橋”更早的石拱橋,但也并不排除有比它更早的石拱橋存在的可能,用“可能”更準確地反映實際情況,也可以看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五、閱讀文段(二)
1、B 2、D 3、時間順序?蓮谋径挝淖帧皟汕陙怼薄敖夥藕蟆薄敖陙怼笨闯鲎髡咚玫恼f明順序。4、舉例子、列數(shù)字。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更好地說明新中國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躍發(fā)展。5、指代我國勞動人民新創(chuàng)造的“雙曲拱橋”。
六、閱讀文段(三)
1、頤和園的亭千姿百態(tài)
2、朗如亭(最大、壯觀);小小亭子(小巧玲瓏,十分逗人喜愛);銅亭(青銅鑄成,造型精美、工藝復雜);敷華亭(亭中有亭,奇妙);蝴亭(別致);知春亭(造型美、最佳)。
3、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
4、答:不能去掉。“反”緊密呼應上句中的“最常見”一語,突出說明只是在頤和園中就有40多個亭子,確實是“最常見”的景點建筑,表達上語氣連貫,前后銜接緊密,所以不能去掉。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