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基演練
萬丈高樓平地起,先打好基礎是過好學習的第一關!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旁騖()強聒不舍()褻瀆()
駢進()禪師()厭惡()
2、填入句中橫線上的字完全正確的是()
①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幅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便是敬。
②但必先有業(yè),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易明。
③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yī),有無業(yè)游民,……沒有辦法。
④專心做一職業(yè)時,把許多游思、想杜絕了,省卻無限煩惱。
A、騖致唯妄B、鶩致惟忘
C、騖至惟妄D、鶩至唯忘
3、根據(jù)詞語解釋,在后面的括號內(nèi)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②道理極容易明白。()
③做事專心致志,一點兒也不分心。()
④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⑤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后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努把力下面的能力提升題我也會做好!
4、這是一篇為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演講而寫的演講詞,整體感知課文,想一想,作者先后在文中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
5、文中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
二、實踐應用
學習了知識,你會用嗎?一定行!
6、文章中說:“事的性質(zhì),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庇终f:“我信得我當木匠的做好一張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比欢,有人卻引用拿破侖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蹦闶窃鯓涌创@一問題的?
。
三、探究遷移
再加一點油,課外延伸題我也會作!
閱讀《發(fā)問的精神》,完成7~10題:
①也許有人會說,知識和道理,可以從書上讀到,老師也會給我們講解,只要努力學習,牢牢記住就成了,何必多問?說這話,大概自以為是?墒亲屑毾胂耄蜁闯雎┒。
②第一,書本的記載,老師的講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結(jié)果?墒鞘澜缡翘焯煸谧儎,在進步的。變動和進步又不斷地給我們帶來許多新道理,新知識,新問題,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識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時甚至彼此沖突。假使墨守舊說,不能發(fā)問,那怎樣能研究,文明又怎樣能進步呢?
③其次,知識和道理,是各個人研究出來的。各個人或少數(shù)人的見識有限,不免要弄出錯誤來。而各種知識和道理,經(jīng)過傳播,往往會有歪曲和失實的地方。我們?nèi)羰且晃段,不去審問,豈不會把錯的、偽的當作了對的、真的,使那些對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見?再說,即使我們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對的,經(jīng)過反復的審問,真的自會益見其真,對的自會益見其對。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得到切實和透徹的了解,獲得正確的定論。
④更進一步說,求知識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記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緊的,是把知識和道理貫穿到生活和習慣里去。必須這樣,知識和道理才能讓我們終身受用,才不會失去學習的價值。怎樣貫穿到生活和習慣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書本上看到的,從教師那里聽到的,同實際生活里的事物參照比較。以參照比較中,發(fā)問是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的問題越多,對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時對于自己的所學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樣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⑤你忍心讓你的智慧之門永閉嗎?你愿意永遠盲目地讓別人帶著你走嗎?你愿意永遠只做兩腳書柜嗎?假如你的答復是否定的,那么,你萬不可忘記帶那把鑰匙,你得能發(fā)問,勤發(fā)問。
7、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的意思是()
①自以為是②墨守舊說③審問
A、①正確②黑色③慎重
B、①正確②墨子③詳盡;細密
C、①這;這個②黑色③慎重
D、①的確②墨線③詳盡;細密
8、節(jié)選的這段文字可以看成是獨立成篇的駁論文,作者在這段文字中反駁了什么論點?(可以引原文,也可以自己歸納)
。
9、根據(jù)你對第⑤段的理解,談談“兩腳書柜”是什么意思?
。
10、作者在反駁了錯誤觀點之后得出了什么樣的結(jié)論?
。
四、中考網(wǎng)點
提前探究中考題,你想試試嗎?
11、按要求默寫:(山東煙臺市中考題)
⑴,江入大荒流。(《渡荊門送別》)
⑵但愿人長久,。(《水調(diào)歌頭》)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論詩》)
⑷,往來無白丁。(《陋室銘》)
⑸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
⑹疏影橫斜水清淺,。(《山園小梅》)
12、根據(jù)提示,填寫句子:
⑴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
⑵《己亥雜詩》中表明龔自珍雖然辭官回鄉(xiāng),但仍然關心國家命運的句子是:
,。
這兩道題都是對古詩文的識記與背誦情況進行考查,但是難度不同,11題只是要求能準確書寫出上下句即可,如果能熟讀詩詞,做好不難;第12題不僅要求能背誦原詩,而且要求能理解詩詞,必須認真審題。
1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魯迅,原名周樹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稱《詩》,收詩三百零五首,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C、在古代,“江”指長江,“河”指黃河,今天的“江”、“河”則泛指河流。
D、“而立”代稱三十歲,“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齡;“不惑”代稱四十歲,“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齡。
這道題考查對文化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要求我們在平時的閱讀當中不斷積累,方能輕松應對。
【參考答案】
1、wùguōxiè dúpiánchánwù
2、C
3、斷章取義理至易明心無旁騖強聒不舍不二法門
4、作者在文中先后談了“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三個問題。
5、“人類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shù)穆殬I(yè),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fā)現(xiàn)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6、此題為開放試題,主要激發(fā)同學們逆向思維和批評質(zhì)疑能力。分歧點在于課文中是針對本職工作而言,拿破侖的話注重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要能不斷追求,不斷創(chuàng)新,有更新更高的目標。
7、B
8、知識和道理,可以從書上讀到,老師也會給我們講解,只要努力學習,牢牢記住就成了,何必多問?(自己歸納,只要意思對即可)
9、比喻人和書柜一樣,只會裝書本上的死的知識和道理,而不會動腦思考。(答案不唯一,意思對即可)
10、不要讓智慧之門永閉;不要盲目地讓別人帶著走;不要只做兩腳書柜。萬不可忘記帶那把鑰匙,得能發(fā)問,勤發(fā)問。
11、⑴山隨平野盡
⑵千里共嬋娟
⑶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⑷談笑有鴻儒
⑸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⑹暗香浮動月黃昏。
12、⑴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⑵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3、D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敬業(yè)與樂業(yè)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