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xué)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xué) 物理 化學(xué)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須達拿太子施象

    新學(xué)網(wǎng) > 語文 >  >  > 須達拿太子施象

    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有一大國叫葉波國,此國法度嚴(yán)明,人民遵法安居。國王有大臣四千,統(tǒng)領(lǐng)六十個小國、八百部落,并有大白象五百頭。國王有夫人二萬,只有一子,名叫須達拿。太子自小聰慧過人。到了十六歲時,詩、書、禮、樂,無不精熟,侍奉父母更是至親至孝。太子逐年長大,國王為太子選擇了鄰國的公主曼坻作為配偶。曼坻端莊美麗,舉世無雙,更兼性情溫柔,舉止文雅。夫婦二人情深意濃,朝夕相處。幾年以后,曼坻生了一男一女,宮廷里更加充滿了歡樂和生機。

    一天,太子來到了城外。這時天王下世變作一群又聾又啞的瞎眼窮漢跪在路旁,太子見了內(nèi)心充滿同情和憐憫,他不忍看著人們的這種痛苦,立即驅(qū)車返回宮廷。國王見太子愁容滿面,趕忙問道:"你出游回來,因為什么事這么憂愁?"太子答道:"我剛出游時見到了一些人,他們又聾又啞,又盲又窮,因此內(nèi)心十分痛苦,我想乞求父王答應(yīng)我一件事,不知父王答應(yīng)不答應(yīng)?"國王說:"你說吧。我一定滿足你的意愿。"太子說:"我想得到您宮中的珍寶,把它放在四城門外和街市上進行布施,任憑人們隨意索取。"國王答道:"可以,就按你的意愿作吧。"太子見父王答應(yīng)了自己的請求,萬分高興,立即命令大臣們用車載珍寶到四城門外及街市上廣行布施,任人取用。消息傳開,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王城。有自百里以外來的,有自千里之外來的,更有自萬里之外來的。有的想得到食物,有的想得到衣服,有的想得到金銀珍寶。所有求取布施的人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人人興高采烈,滿意而去。自此而始,須達拿聲名大揚,人們四處傳頌著他的無量功德。

    那時,敵國葉波國的國王聞知太子喜歡布施,而且有求必應(yīng),即召集大臣及眾外道,計說:"葉波國王有一只白象名須檀延,力大善斗,每當(dāng)與別國打仗時,便以此象打頭陣取勝,它是葉波國的國寶。誰能前往,以求布施,把象弄來?"眾大臣面面相覷,沒有一人自報前往。這時殿上的八名外道,對國王說:"我們愿意前去。"國王見外道們自愿前往,非常高興,立即給足了錢糧。八名外道即日啟程。這天,八名外道來到了葉波國都城,他們各拄拐杖,有意翹起一只腳,哀聲乞討,向太子呼救。守門人見狀,趕快報告太子說:"門外來了道士八人,個個手拄拐杖,翹著一只腳,說他們從很遠的地方來,有求于太子。"太子聞報非常高興,立即出門施禮迎接,為首的道士說:"太子喜歡布施,聲名傳遍八方,上自蒼天下至黃泉,人人都在傳頌著您的無量協(xié)德,我們傾慕太子美名,不遠萬里來請求太子布施。我們都是腿腳殘廢的人,很想請您施舍一頭白象作為我們的足力。"太子當(dāng)即帶領(lǐng)道士到象廄任他們選象。道士們看了群象以后,連連搖頭說:"尊敬的太子,這些雖然是皇帝的良種,但是卻不能載乘我們八人。我們要求您把那頭叫須檀延的大白象施舍給我們。"太子一聽道士們要須檀延,不由遲疑起來,他暗想,這是我父王最愛的象,在父王的眼里,這頭象就象我一樣,怎么能施舍給別人?如果給了他們,我就會失去父王的寵愛和信任,說不定會因為這頭象而將我逐出國去。不,不能動搖,既然我已經(jīng)立下誓愿,有求必應(yīng),今天如果不給這頭象,即違背了我的誓言,我應(yīng)當(dāng)把象給他們,以解除他們的痛苦。決定之后,太子即命侍從給白象備上金鞍,交給道士,并且對道士們說:"你們趕快走,國王若知道了,便會追上你們奪回白象!"八道士說了很多感激祝福的話,騎上象背急速趕路而去。

    道士們走后,諸大臣聽說太子把白象布施給了敵國,都驚慌害怕得從床上掉下來,他們想,國家一但失去了此象將何以戰(zhàn)勝敵國?大家心急如焚,紛紛來見國王說:"太子以國家用來戰(zhàn)勝敵國的寶象布施給了敵國,這如何是好?大王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是因為有了此象,這一頭象的力量勝過六十頭大象,而太子將此象施于敵國,只怕不久就會招致亡國的大禍。太子如此隨意布施,國庫一天比一天空乏,這樣下去,終有一天太子會連國家及其妻子都要送與別人的。"國王聞聽,大吃一驚,十分氣惱、悔恨,忙與諸臣共同計議道:"看來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那未將如何處置太子才好呢?"一臣言道:"依法律,以腳踏入象廄者應(yīng)當(dāng)砍斷其腳;牽象者應(yīng)當(dāng)砍斷其手;用眼看象者應(yīng)當(dāng)挖掉眼睛。按太子的行為應(yīng)當(dāng)處以挖眼和砍掉手腳的刑罰。"國王聽后,不住地搖頭嘆息,對諸臣道:"太子非常樂意行布施,如果能設(shè)法阻止他不要再這樣作,也就罷了,但是如何才能使他不再行布施呢?"這時,一大臣以為諸臣所議皆不恰當(dāng),他覺得國王只此一子,鐘愛異常,怎么能下得了施以酷刑的狠心呢?因此對王奏道:"臣亦不敢使大王禁止處罰太子。但是,依臣之見,可否下令逐太子出城到深山荒野居住十二年,使他自己覺悟?"國王覺得這是個兩全的辦法,因此,同意了此臣所奏。隨即召來太子說:"你把寶象施敵,全國驚慌,引起混亂,由于你犯下的過錯,我已經(jīng)決定罰你到深山荒野過十二年。你趕快準(zhǔn)備一下,出城吧。"太子不敢違背父王的命令,但卻要求國王讓他在離開之前再布施七天。"什么,你還要布施?"國王驚訝地說,"你已經(jīng)送空了我的國庫,又使我失去了賴以御敵的國寶,因為這個,今天才處罰你。你還要布施!你還是放棄這個念頭,趕快走吧,我不能再聽你的了。"太子懇求道:"我不敢違背父王的旨令,但是我自己有一些財產(chǎn),愿將這些財產(chǎn)全部布施給窮人,決不再動用國家的財寶,請父王再施仁慈,讓我了卻這一心愿吧!"二萬夫人聞聽此事亦來見國王,請留太子布施七日再走,國王終于答應(yīng)了太子和夫人們的請求。于是太子便命侍從發(fā)出通告,凡想得到財物的都到宮門來任意拿取,四方人民聞聽都來到了宮門外。太子為他們準(zhǔn)備了飯食,使人人都得到了想得到的珍寶,個個心滿意足而去,七天以后財寶終于全部施舍盡了。

    此時,太子才對妻子曼坻說:"父王下了驅(qū)逐令,罰我到山里去悔過"。曼坻感到非常突然而吃驚,即問太子:"你有什么過失,父王如此處置?"太子答道:"因為我布施得太多,以致國庫空虛,連白象也施給了敵國,所以父王及大臣們逐我出國。"曼坻說:"這也難怪,父王和大臣們也是為了國家的豐盛富強,才讓我們離開都城,只要父王眾臣及黎民百姓能夠永享幸福歡樂,我們到山里靜思過錯也是應(yīng)該的。"太子說:"山里荒涼恐怖,很難安身,又有兇猛可怕的虎狼猛獸,你在宮里過慣了舒適的生活,衣食起居盡善盡美,行動舉止,有人侍候,到了山中臥則草褥,食則野果,山林野地風(fēng)雨無常,雷電可怖,冬嚴(yán)寒,夏酷暑,荒山野林無處藏身,加之遍地蒺藜亂石和毒蟲,這一切你如何能忍受得了?"曼坻答道:"難道我會因為留戀宮廷舒適的生活而單獨留下來嗎?我決不和你分離,一定要隨你前去。常言:王者以幡作為象征,火者以煙為象征,婦人以夫為象征,我只能因你而生,有了你,我才覺得活著是幸福的。你因為行布施受到處罰,可是,布施是我們一起行的,你一旦拋棄我而遠去,若有人來向我乞求施舍,我當(dāng)如何回答?"太子說:"我喜歡布施,任人隨意而取,如有人向我要兒要女,我也不能不給,那時你一定舍不得兒女,不讓施舍怎么辦?你還是不去的好。"曼坻答道:"任憑你布施,我不阻攔,世間行布施的再沒有勝似你的!"于是太子決定攜帶妻子兒女一起入山。

    臨行前,二萬夫人各以珍珠一串送太子,四千大臣做七寶花送太子。太子從宮中北出城門,把珍珠七寶花皆布施給了人民。成千上萬來送別太子的吏民,紛紛議論:善良的太子就象國家的神一樣,大王和王后怎么忍心把這樣寶貝的兒子趕走?人們尾隨相送惜別難舍。太子行至城外,坐在一棵樹下,婉言辭謝來送別的人們。人們離情哀哀灑淚而別。眾人走后,太子讓曼坻及兩個孩子坐在馬車上,自己執(zhí)鞭趕車。途中,當(dāng)他們正在一棵樹下休息時,來了幾個婆羅門向太子乞馬,太子立即把馬卸下施給了他們。然后,太子把兩個孩子放在車上,自己拉車,讓曼坻在后面推著繼續(xù)前行。走不遠,又遇見一個婆羅門來乞車,太子又把車施給了他。正要前行,又來了一個婆羅門請?zhí)邮┥,太子為難地說:"我已經(jīng)沒有任何財物可以給你了。"婆羅門說:"既然沒有財物,就把你身上的衣服施舍給我吧。"于是太子脫下身上貴重的衣服施給了他,只留下一身單薄的舊衣。這個婆羅門拿了衣服剛剛離去,又來了一個婆羅門,請求施舍,太子又把妻子的衣服施給了他。還未啟程,又來了一個婆羅門,太子就將兩個孩子的衣服也施舍了。至此,太子已將車馬錢財衣服全部施舍干凈,于是太子自己背著兒子,曼坻背著女兒徒步前行。一路上,太子與曼坻及兩個孩子,雖然歷盡了艱辛,仍然高高興興,毫無怨恨,向深山走去。他們終于臨近距都城六千里之外的檀特山了,這時饑渴和疲勞已折磨得他們寸步難行。突然,太子看見山谷里出現(xiàn)了一座城池,原來這是天王化出的一座幻城,城里布滿了大街小巷非常繁華富庶。太子正在驚疑,只見城內(nèi)出來了很多人迎接他們,太子一行被請進了城內(nèi),受到了熱情的款待。這時曼坻悄聲問太子:"已經(jīng)走得很遠了,咱們是不是就住在這里?"太子斷然答道:"不行,父王命我到檀特山中,如果留在這里,便違背了父命。咱們不能逗留,趕快離開這里。"于是辭謝了主人的盛情,告別出城。剛走了幾步,回頭一看,城池忽然不見。正行之間,又被一條大河阻住了去路,曼坻見水深浪急,波濤洶涌,根本無法過渡,便對太子說:"暫且住在這里,待水小時再設(shè)法渡過去吧。"太子答道:"父王讓我到檀特山中,水再大,浪再惡,也要下水。"突然,河里出現(xiàn)了一座堤壩,截斷了河水,太子一行順利地走了過去。過岸之后太子想:為了我能繼續(xù)前行,河里出現(xiàn)了堤壩,這樣下去河水定要泛濫,無數(shù)生靈就要遭禍。于是急忙對河水說道:"水啊,請你仍象原來一樣流淌吧。如果有人來找我,請你也象剛才那樣讓他過來吧。"話音剛落,河水又象原來一樣流淌了。

    這一天,太子一行終于來到了檀特山中。這里山勢巍峨壯麗,林木繁茂,百鳥啼鳴,到處是清清的甘泉、甜美的果實和無數(shù)的珍禽異獸。太子高興地說:"好了,咱們到目的地了。"

    這時,滿山的禽獸聽說太子來到了山中,都興高采烈、成群結(jié)伙地來迎接太子。山上有一個道人,名叫阿州陀,年已五百歲,太子上前施禮問安,并請教他附近哪里適宜居住。阿州陀答道:"這山里到處是福地,隨處都可以住。"然后問太子:"此山乃是清靜之處,你為什么要帶妻子來?這樣還想學(xué)道嗎?"太子一時難以回答,曼坻見狀即上前問道人:"你在此學(xué)道多少年了?"道人答:"到此山中已四五百年。"曼坻道:"你聽說過中波國太子須達拿嗎?"答道:"聽到過多次,但未曾見過。"太子說:"我正是須達拿"。道人驚喜地說道:"啊,原來你就是太子!失迎了,荒山野嶺,只有野果山泉,請恕貧道失禮之罪。太子功德高深,不久便可以得道,那時我要作你第一個弟子。"然后又給太子選擇了適宜居住的地方。太子效仿道人束結(jié)頭發(fā),以泉水瓜果為飲食,用柴草做屋三間,自己一間,曼坻一間,兩個孩子一間。

    從此,太子每日帶著身穿草衣的七歲兒子耶利,曼坻帶著身穿鹿皮的六歲女兒罽拿,在山上修行悔過。自從太子來到了這里,山里干涸的澤地也涌出了清清的泉水,枯樹也生出了綠色的嫩葉,食肉的野獸都以野草為食,樹木花草分外茂盛,百鳥發(fā)出悅耳的啼鳴。為了一家的飲食,曼坻每日單獨出去采集果實,兩個孩子也熟悉了周圍的環(huán)境,每日離開父母在水邊與禽獸玩耍。有一次耶利騎上獅子玩,獅子跳躍,耶利不小心墮地碰傷了臉,獼猴便趕快取樹葉擦去血跡,帶至水邊為他洗凈,太子坐在遠處見此情景,感動地說道:"啊!禽獸也有人心。"

    那時,鳩留國有一窮婆羅門,四十歲時娶了一個年輕美麗的妻子。這個婆羅門奇丑無比,身黑如漆,臉枯鼻塌,兩目發(fā)青,面皺唇吊,語塞口吃,腹大肚凸,腿彎腳跛,頭禿無發(fā),狀類似鬼。妻子常常暗自悲嘆自己的不幸,詛咒丈夫早日死去。一天婦人去汲水,遇到一群年輕人恥笑她丈夫,并問她:"你這樣漂亮,為什么作他的妻子?"婦人連水也不汲了,啼哭而歸對丈夫說:"剛才我去取水,一群少年恥笑我,你要為我找來奴婢,有了奴婢便不用我再親自去取水,也免得別人再恥笑我。"丈夫道:"我貧窮至極,從那里得到奴婢?"妻子說:"若不找來奴婢,我便要走,不再給你做妻子,我聽說太子須達拿被父王逐至檀特山中,他有一男一女你可前往乞來。"丈夫說道:"檀特山到此六千余里,我又未曾去過,到哪里去尋求?"妻子威脅道:"你如不去,我便刎頸而死。"丈夫一聽此話,只好奔檀特山而去。

    這一天,他終于來到了檀特山里,路上遇見一獵人,婆羅門向獵人詢問太子的住所,獵人素知太子就是因為布施諸婆羅門才被逐至山中,一見此丑婆羅門又來尋求太子,不由怒火頓生,便將婆羅門縛在樹上,一頓鞭打,嘴里不停地罵道:"我恨不得用箭射死你,吃你的肉。"婆羅門暗想,今天要死在此人手里了,為什么不以假話來欺騙一下他呢,于是說:"你為什么連問都不問就打呢?"獵人說:"你還有什么可說的?"婆羅門道:"國王罹太子,派我來找太子回國。"獵人聞聽趕緊解開繩索,連連道歉,同時指給去路,婆羅北京時間便尋路來到了太子的住處。太子遙見婆羅門來,非常高興,迎上前去問候他:"從什么地方來?一路辛苦了,想得到些什么東西?"婆羅門答道:"我從遠方來,遍身疼痛,饑渴難忍。"太子即請婆羅門入房而坐,恭敬地捧出水及瓜果放在他面前。婆羅門吃飽喝足后,便對太子說:"我是鳩留國人,久聞太子好喜布施,名傳天下。我十分貧窮,想得到太子的施舍。"太子答道:"我所有的東西施舍已盡,無物可施了。"婆羅門說:"如無物可施,把你的兩個子女給我吧。"太子聽說要兩個子女,不由低頭沉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婆羅門見太子猶豫不定,便再在三索要,并不斷用話激他。太子終于橫心應(yīng)允了他的要求,隨即叫過兩個兒女來說道:"婆羅門遠來索要你們,我已答應(yīng)了,你們就隨他去吧。"兩個孩子聽罷,驚恐萬分,鉆進太子腋下哭著說:"我見過很多婆羅門,從來未見過象這個樣子的,這那里是人,分明是鬼呀。父親把我們送與鬼作食,此去定死無疑,我母親回來見不著我們,定會如奶牛失犢一樣,十分傷心。父親啊,你怎么這樣狠心。"兩個小孩啼哭號啕,苦苦哀求。太子舍悲說道:"我已答應(yīng)了,怎能不去?這是婆羅門,不是鬼,決不會吃你們,你們跟他去吧。"婆羅門見狀催促說:"我想趕快走,若他們母親回來就會改變你的善意。"太子答道:"我有生以來行布施從未反悔過。"然后,親手將二子牽給婆羅門。二子跪在父前哭著說:"我們有何罪?今日遭受這樣的惡報?想不到國王之孫要為人作奴婢。"太子對二子說:"天下恩愛之情都少不了別離,一切都不會永遠保住,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我修成了正果,自然會來超度你們。"二子素知父親的所為,料想不能挽回,便含淚對父說道:"請父親替我們向母親問候,今日離去恨不能面別,我們自己有罪應(yīng)當(dāng)遭受苦難。母親失去我們也定會憂愁痛苦。"說罷放聲大哭。這時婆羅門又對太子說:"我又老又跛,如果小兒要離開我去找其母,我將毫無辦法,應(yīng)當(dāng)把二子用繩綁縛住才不致跑掉。"太子又將二子的手用繩子捆起來聯(lián)在一起,用一根繩牽著交給了婆羅門。二子不肯隨去,婆羅門即以鞭子抽打,血流灑地,太子看見,淚下如雨,不忍目睹。太子與山中諸禽獸一起送二子,直到山下才回來。太子返回后,又來到二子游戲玩耍過的地方,撲在地下號啕悲哭。婆羅門牽著二兒前去,路上二子將繩繞在樹上不肯再走,想等母親歸來。婆羅門用鞭抽打,二子忍疼不過,只好說道:"再不要打,我們跟你走就是了。"想到遭遇這樣的厄運,禁不住仰王碼悲呼:"山神樹神啊,請可憐我們,我們現(xiàn)在就要到很遠的地方為人作奴,連母親都不能面別,請告訴我母親快來見我們吧。"這時曼坻正在山中,忽然她感到左足發(fā)癢,右眼濕潤,接著兩乳流汁,不由暗想:從未有過這樣的怪事,這會不會是二子遭遇不幸的預(yù)兆?不能再采果子,要趕快回去看我的兩個子女。于是急忙棄果而去。這時天王知太子已將二子布施給人,怕曼坻回來陰撓了太子的善心,便化作獅子,當(dāng)?shù)雷钄r。曼坻對獅子說:"你是獸中王,我是人中王子之妃,咱們同在一山,我有二子年紀(jì)幼小,早起至今沒有吃東西,就等我回去。請讓讓路吧!"獅子估計婆羅門已經(jīng)去遠,才起身讓路。曼坻回來后,見太子獨坐,不見二子,急忙到自己草屋中,尋不見,在二兒草屋中,尋不見,又到二子常玩耍的水邊,也尋不見。只見平時與二子游戲的諸禽獸俱在,曼坻預(yù)感到發(fā)生了不幸,禁不住號啕大哭說:"平時,我兒遠遠看見我采果歸來故意躲起來,待我走近時才跳出來喊叫:'阿母回來了。'我坐下時他們總是在我左右,見我身上有點塵土,也要為我拂去。今天回來不見二子,不由我心急如焚,趕緊告訴我,不要使我發(fā)狂。"太子覺得已無法隱瞞,開口說:"鳩留國有一婆羅門來乞二子,我已施給。"曼坻聞聽此言,好似山崩地裂,頓覺肝腸寸斷,哭倒在地,太子勸慰道:"你還記得前世的事嗎?那時我是婆羅門子名叫鞞多衛(wèi),你是婆羅門女名須陀羅,你持花七枝,我拿銀錢五百,向你買花,想拿去獻佛,你當(dāng)時以兩枝花委托我代為獻佛,并對我發(fā)愿說:'愿我后世成你的妻子,永不分離!'我當(dāng)時對你說:'要想作我的妻子,就必須按我的意愿行事,要廣行布施,有求必應(yīng),除父母不能施舍之外,其余一切都要隨意施舍。'你那時是答應(yīng)了的,F(xiàn)在我以二子布施,你為何要亂我行善之心呢?"聽到這里,曼坻茅塞頓開,止住哭聲,擦去了悲淚,不再追尋二子的下落。

    天王見太子如此布施,想進一步試一試他的誠心。于是,變作一個奇丑無比的婆羅門,來到太子面前說:"常聞人說你喜歡布施,任人索求,有求必應(yīng),因此前來。請把王妃施給我吧?"太子道:"可以,就把妃子施給你吧!"曼坻說道:"把我施與人,誰來供養(yǎng)你呢?"太子說:"如不施你,如何修得正果?"于是,太子讓婆羅門領(lǐng)走了妻子。天王知太子毫無悔意,領(lǐng)著曼坻往前走了開步,又轉(zhuǎn)回來,把曼坻交還給太子,并說道:"再不要將妃施與人了。"太子問:"你為什么去而復(fù)回,又不要她了呢?難道嫌不好嗎?要知道,世上再沒有比她更善良的婦人了。她是國王的公主,她父親就這么一個女兒,為了侍奉我的一飲一食,她都不辭辛勞地親自操持,從無怨言。她沉靜文雅、面貌端正,盡管這樣,我還是很樂意把她施給你。"這時天王說道:"善良的太子。∥也⒎瞧帕_門,而是天王。你有什么心愿要我?guī)湍銓崿F(xiàn)嗎?"隨即復(fù)現(xiàn)了真身。太子夫婦參拜了天王,曼坻上前說道:"我有三愿:一者愿婆羅門將二子賣與本國中;二者愿二子不遭饑渴之苦;三者愿我與太子早日回國。"天王言道:"請放心,你的三愿定當(dāng)實現(xiàn)。"太子也施禮發(fā)愿說:"愿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能得到解救,永無生老病死之苦,上升西方極樂凈土。"天王說道:"啊,你的心愿至高無上,有了這樣的心愿,如果升開可作日月之王,在世上可作人間帝王,亦能延年益壽。象你這樣的人,可為三界特尊,連我也自嘆不如了。"太子又說:"眼下但愿能得到巨大的財富,使我能廣行布施,拯救眾生脫離苦難。"天王答道:"你的愿望一定能夠?qū)崿F(xiàn)。"說完忽然不見了。婆羅門得到二子,一路上不住鞭打,以至二子遍體傷痕,血染衣衫。回到了家里以后,其婦一見便破口罵道:"如此樣子,何忍領(lǐng)回家?這兩個孩子是王子王孫,你竟敢鞭打成這樣,放在家里終會敗露,還不趕快去賣掉。"婆羅門趕忙又將二子領(lǐng)到街上去賣。天王得知以后,即變化來到了街市,并將婆羅門誘到了葉波國。國中臣民認(rèn)識這是皇孫,不勝痛心悲切,諸臣急忙詢問,婆羅門答道:"我自己乞來的,你們盤問我干什么?"諸臣言道:"你既然來到我國,我們就要問你。"這時,無數(shù)臣民擁圍在四周,欲奪取二子。一長者諫道:"這是太子布施之心所致,我們奪下二子固然很好,但這樣就違背了太子的本意了。不如報知大王,大王知道了,一定會親自贖回的。"大家覺行有理,諸臣急忙進宮稟告國王。國王聞聽大驚,急忙傳旨,令婆羅門帶二孫入宮。一時二兒隨婆羅門進宮,王與夫人見兩兒肌膚黃瘦,衣衫襤褸,遍體傷痕,禁不住大放悲聲,心痛欲裂,不住呼喚著二錄的名子上前摟抱,二孫涕泣著不肯讓抱。王及夫人不解其意,更加悲傷,含悲問婆羅門如何得到二子的,婆羅門答道:"是我向太子乞討來的。"國王又問:"你要賣多少錢?"婆羅門未及答言,孫男耶利答道:"男值銀錢一千,大牛一百頭,女值金錢二千,壯牛二百頭。"國王疑問道:"為什么男賤而女貴?"耶利答道:"后宮彩女與王無親無故,有的出身微賤,有的充為奴婢,但只要大王喜愛,便會榮獲尊貴,享受不盡。但是大王只有一個太子,還要把他逐之深山,每日自與宮中彩女宴飲娛樂,毫無父子之情,因為這個緣故,便知男賤而女貴。"王聞此言,悲哀涕泣著說道:"如此看來,的確是我有負于你,但你為何不讓我抱?是怨恨我呢,還是怕婆羅門?"孫兒答道:"不敢怨大王,亦不畏婆羅門,雖然我以前是你的子孫,但現(xiàn)在是別人的奴婢,那有平民的奴婢讓國王抱的道理?因此才不敢讓抱。"國王急忙命內(nèi)侍如數(shù)付給婆羅門錢財,這時兩孫兒投入國王的懷抱。國王疼愛地撫摸著二孫問道:"你父母在山中吃什么食物?從那里得來衣服穿?生活一定非常凄苦。"兩兒答道:"父母在山里以瓜果野菜為食,以粗褐為衣,山里百鳥常常與我們想聚娛樂,倒也無憂無慮。"這時國王見婆羅門還在殿上,即命令他離去。耶利對王言道:"這個婆羅門十分饑渴,請賜給他飯食,讓他吃飽了再去吧!"國王說:"你非但不怨恨,反而為他求食?"耶利答道:"我父親樂善好施,只因所有財產(chǎn)都已施盡,再無一物可施,才把我施給了他,我至今還沒有為他做什么有違我父親的善意的事,怎么能忍心看著他遭受饑渴之苦而無仁慈之心?我父能以親生兒女施給婆羅門,大王難道舍不得一餐飯食?"國王聽了孫子一片言語,十分感動,立即賜給婆羅門飯食。婆羅門食畢歡喜而去。

    此后,國王立即遣使臣迎太子回國。使者受命前往,來到檀特山中,稟告了國王想念之情,太子答道:"父王逐我到山中,限令十二年為期,尚有一年,年滿自當(dāng)歸去。"使臣無奈,只得返回稟告國王,國王便書信一封說:"你是很聰明的人,既然當(dāng)初能忍著蒙受冤屈的痛苦而去,今天就應(yīng)該忘掉這些高高興興地回來,為何還要懷怨而不歸?你總還要生活下去呀?快回來吧,我親愛的兒子,你知道我和你母親多么悔恨而又多么思念你呀!"使臣持書前往,太子得書跪在地下繞書七周作禮,然后才啟封觀看。太子與曼坻看罷了父王的書信,立即決定隨使臣一同回國。臨行前,山中百鳥禽獸都來相送,數(shù)年相處,一旦分離好不悲傷難舍,山谷里一片呼號悲鳴,眾禽獸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出檀特山,才灑淚而別。太子的行為也深深感動了敵國,因此,當(dāng)聽到太子還國的消息后,敵國國王立即派遣使臣以金銀鞍具裝飾白象,以金缽盛金,在路途上迎候太子以贖前罪。使臣對太子說道:"以前騙取白象是愚蠢的行為,致使太子遭受了苦難,現(xiàn)在太子要回國,我們送還白象,以示悔過之意。另備金銀少許,請?zhí)忧鸺{愛、受,以除去我們的罪咎。"太子道:"我既然把白象給了你們,怎么能收回?這好比高了盛宴招待客人,席上有賓客飯后嘔吐,吐在地下的食物哪能再吃?我行布施就如請客一樣,再不收回,請你把象牽回去。大王的好意我領(lǐng)受了,請代向大王致謝,你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一并多謝了。"敵國使者見太子一片誠意,即作禮而別。回國以后,對國王稟說了太子之言,國王更加感動不已。從此以后,敵國冤家變成了友好之邦。

    太子還國,父王乘象迎于皇城外。太子見了父王,急忙上前施禮問安,然后隨父王入城。國中人民見太子終于歸來,莫不歡欣鼓舞,紛紛散花焚香,懸幡結(jié)彩,以香湯灑地迎接太子。從此以后,國王將所有寶藏都交給了太子,任憑太子隨意布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