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剃頭匠必須會十六種技能,即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統(tǒng)稱為“整容行兒的文武不當(dāng)”。小孩兒在三四歲以前,多半留“墜根兒”或“歪毛兒”(即小辮兒),四五歲以后留“鍋圈兒”或“碼蓋子”,這就為以后梳大辮子打下了基礎(chǔ)。當(dāng)時北京有“留鍋圈兒長大辮子”的俗話。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一邊兒是帶抽屜的小凳子,一邊兒是炭火盆子和手巾桿!皢绢^”是剃頭匠招徠生意的響器。
圖并文/舊京民俗楊信胡同藝術(shù)工作室提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