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以其詩歌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繼承并發(fā)揚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一掃江西派的積弊,樹立起一面進步文學的光輝旗幟,無論在當時和后代,都有深遠的影響。他的愛國詩篇,不僅在當時打擊了敵人和投降派,鼓舞了人們的斗志,而且也打擊了以后的民族壓迫者和民族敗類,繼續(xù)鼓舞著愛國的人民。
南宋后期的詩壇,可以說是在陸游的籠罩下發(fā)展的,與他同時而稍后的江湖派,就有不少人受到陸游很深的濡染。當然,也有人由于只注意他的“使事必切,屬對必工”而流于淺薄圓滑的,但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卻都能或多或少繼承他的愛國主義和現實主義精神,如戴復古就曾這樣推許陸游:“茶山衣缽放翁詩,南渡百年無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閑言語變瑰琦!(《讀放翁先生劍南詩草》)樓鑰說戴“登三山陸放翁之門,而詩益進”(《石屏集序》),可見他曾師事陸游。南宋后期另一位有成就的詩人劉克莊,雖未能親從陸游學詩,但也深受陸游的影響。他在《刻楮集自序》中自言“初予由放翁入”。他非常推崇陸游,說陸“南渡而下,故為一大宗”(《后村詩話前集》)。劉克莊的詩,也繼承了陸游的愛國精神。宋亡之際,遺民中不少愛國詩人更受到了陸游的感召,發(fā)生了共鳴,如林景熙在《題放翁卷后》詩里沉痛地寫道:“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明胡應麟說他每讀陸、林二人的詩“未嘗不為滴淚”,足見其感人之深。
由于社會的和文學的原因,陸游在明代的影響不大,但到了清代,許多詩人如宋琬、查慎行、鄭燮等就又都深愛陸游,往往把他和杜甫相提并論。趙翼在《甌北詩話》里,除為陸游辟專章外,還有年譜之作。當清末帝國主義瘋狂侵略,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時期,人們對陸詩更有親切的體會,梁啟超就曾熱烈地贊揚陸游說:“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讀陸放翁集》)直到五四時代,陸游的詩篇還鼓舞著反帝斗爭的人民。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