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有個古貝鄉(xiāng),古貝鄉(xiāng)有兩個村莊,一個叫東古貝,一個叫西古貝。那里有兩座高山,全由輕而多孔的山石堆成,東面的叫東浮山,西南的叫西浮山。兩山之間,有一個鍋底一樣的大坑,坑邊上有三塊大石頭,品字形排放著,人們叫它支鍋石崖。傳說這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很古很古的時候,炎帝死了,他的后代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兩人大戰(zhàn)了七天七夜,結(jié)果共工失敗了,一頭撞到不周山上,沒想到碰到了撐天柱,西北天頂塌了下來。一時明星辰暗淡無光,江河洪水泛濫成災(zāi),玉皇大地眼看天空搖搖欲墜,人間洪水橫流,急忙派女媧下凡煉石補天。女媧來到人間,找呀找,尋呀尋,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在古貝那個地方有一種羊油干,女媧知道這泥團(tuán)能煉成補天的五色彩石,就在那里挖了一個大坑,搬來三塊大石頭放在坑邊,支上了一個大鍋,把泥團(tuán)盛在鍋中,然后取出一個寶貝瓶兒,打開瓶蓋,放在坑內(nèi)。那瓶里立刻噴出三味真火,把鍋內(nèi)的泥團(tuán)煮沸。每一鍋泥團(tuán),都能煉成一塊五色彩石。女媧把白天煉石剩下的石渣倒在東面,晚上剩下的石渣倒在西面,這些石渣越堆越高,漸漸堆成了兩座大山。因為這石渣多孔,又很輕,可以浮在水上,人們就把它叫做浮石,這東面的山,自然就叫做東浮山;西面的山,也就叫做西浮山了。女媧一直煉了七七四十九天,煉好了三萬六千五百塊五色彩石。可是沒有撐天柱不行呀,女媧想起大鰲的腿很長,于是就急忙到大海里找大鰲去了。
女媧走得急,一時忘記蓋住噴三昧真火的寶貝瓶兒,那火越噴越多,趙燒越大,寶貝瓶兒被燒紅了,一下被崩成兩瓣,落在兩個山溝里,后來這兩個溝里住上人,因為那里各有一辨古代寶貝瓶兒,人們就把東面溝里的村莊叫做東古貝,西面溝里的村莊叫做西古貝。
女媧打敗了大鰲,拿回鰲腿做撐天柱,把五彩石一塊一塊頂?shù)教焐,漸漸把西北天頂補上了?墒茄a到最后,還差一塊彩石,天頂才能補全。女媧一數(shù),糟了,那彩石少了一塊。原來那寶貝瓶兒崩開的時候,竟把一塊彩石崩到天空,后來落到了今天的南京青峰山摔碎了,南京人就把那些石頭叫做雨花石。因為五色彩石落地時發(fā)出一聲鐘一樣的響聲。人們就把青峰山叫做鐘山。這石頭究竟原來有多大,那就誰也不知道了。反正曹雪芹知道南京有塊補天石,后來才寫出了《石頭記》。
女媧想再煉一塊石頭把天補起來,可是盛三昧真火的寶貝瓶兒破了,她也實在沒辦法了,只好嘆了口氣。誰知他嘆出的氣是藍(lán)色的,把那沒補的開空遮了起來,看上去,天頂象是補平了。女媧也就回天空向玉皇大帝交旨去了。
東西古貝的人都說女媧就是在古貝支鍋崖煉石補的天,有東西浮山的浮石為證據(jù),也拿膠泥狀的羊油干礦為證據(j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