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館簡介
梅蘭芳紀念館于1986年10月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坐落在北京西城區(qū)護國寺街9號,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朱漆大門上首懸掛著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館名匾額。一進大門,迎面是青磚灰瓦的大影壁,影壁前安放著梅蘭芳先生的漢白玉半身塑像。院內種有兩棵柿子樹,兩棵海棠樹,寓有"事事平安"之意。梅蘭芳先生1961年逝世前,曾在這幽靜、安適的小庭院內,度過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1984年9月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梅蘭芳故居"。
紀念館成立后,收藏有梅蘭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1962年捐獻給國家的大量珍貴文物、文獻資料。目前辟有4個展覽室:正院北房為"故居陳列室",客廳、書房、臥室、起居室的各項陳設均保持梅蘭芳先生生前原貌。外院南房為"第一陳列室"展出了精選的圖片和資料,扼要地介紹了梅蘭芳一生的主要藝術生活和社會活動;內院東房為"第二陳列室" 陳列著梅蘭芳使用過的部分戲裝、道具及一些館藏資料,另一內室為專題展覽,不定期更換內容。西房為"第三陳列室" 陳列著國內外友人贈送梅蘭芳書法、繪畫和其它紀念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護國寺街9號
建館歷史
梅蘭芳紀念館1984年開始籌備,1986年10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隸屬文化部藝術局,系社會科學類專題人物紀念館。占地1000余平方。
梅蘭芳紀念館自開放之日起,在各級領導大力支持和全館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艱苦創(chuàng)業(yè)目前已成為國內外知曉的名人故居,成為中國戲曲文化的一個窗口,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人士的矚目。我館的宗旨是宣揚梅蘭芳和他在中國戲曲發(fā)展史上作出的貢獻以及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光輝業(yè)跡。在宣傳梅蘭芳舞臺藝術的同時,也在宣傳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陳列具有幽雅恬靜,儒香氣濃。另外,充分利用藏品,更好發(fā)揮社會效益也是我館一貫堅持的辦館方針。經過十余年對外開放,證明梅蘭芳紀念館的建設是成功的,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1983年-1985年梅蘭芳紀念館籌備時期
1983年中宣部與國家計委批復將梅蘭芳故居辟為紀念館。12月31日,文化部成立了梅蘭芳紀念館籌備組。
組長:馬彥祥
組員:張庚、劉厚生、俞琳、梅紹武。
1984年2月,文化部部長朱穆之主持辦公會,落實梅蘭芳紀念館籌備工作。3月籌備組在中國劇協(xié)召開第一次會議落實工作。4月,開始接收由原中國戲曲研究院保管的梅蘭芳夫人及子女捐獻的文獻資料。5月,交接清點工作基本完成。7月,被列為北京市文物局保護單位。9月籌備組將紀念館修繕工程計劃上報文化部及北京市文物局進行修繕。1985年7月,修繕工程竣工。12月,正式建立梅蘭芳紀念館,直屬文化部藝術局。12月底將文獻資料分批運抵梅蘭芳紀念館。
(二)、1986年-1988年梅蘭芳紀念館建館初期
1986年4月21日,文化部任命俞琳為梅蘭芳紀念館館長(兼)、梅紹武為副館長(兼)、辦公室主任王景安主持工作。5月至7月,擬定展覽方案,開辟陳列室。從藏品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實物、圖片、資料,請有關專家及家屬一起,落實展覽陳列工作。展覽共分2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外院為生平介紹。7月10日,鄧小平同志為梅蘭芳紀念館題寫?zhàn)^名。10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舉行開館儀式,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習仲勛揭幕,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講話,宋任窮、溥杰、周巍峙、陳昊蘇等各界人士400余人出席開幕式。10月28日,舉辦了戲劇界人士在人民劇場召開的慶祝梅蘭芳紀念館開幕座談會,由梅紹武副館長主持,并在北京市工人俱樂部舉行紀念演出三天,由梅派傳人梅派弟子以及戲曲界藝術家演出梅派劇目。
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江蘇泰州梅蘭芳紀念館,俗稱梅苑,是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故鄉(xiāng)的紀念建筑群。1985年2月,時任國家主席的李先念題寫了館名。1992年2月,江澤民總書記親臨視察,并用筆寫下“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振興京劇藝術”的題詞。
梅苑占地2400平方米,依坡就勢,造房置景,亭、臺、樓、閣、路轉廊回,花香襲人。梅蘭芳紀念亭由著名古典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指導設計,五角攢尖,反翹舉折同生,整個亭似斗雪綻開的梅花。托坊上雕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洛神》等五處名劇,栩栩如生,此為泰州梅苑的第一絕。又有梅蘭芳大型漢白玉全身塑像坐落其間,乃出自全國著名雕塑藝術大師劉開渠之手,美不勝收,可謂二絕。南為蘭圃區(qū),廣栽蘭類花草,水池、假山占綴其間,長廊曲折迂回,蘭亭、蘭花廳可供游客品茗,票友、戲迷常聚唱于此,琴聲悠悠,京味無窮。
梅苑的史料陳列區(qū)建筑,系由明代民居移建面成。風格典雅古樸,融嚴整、樸實、秀麗為一體,形成“園中園”的格局。梅蘭芳飾《太真外傳》楊太真的藝術塑像,坐落在水池中央,亭亭玉立,裊娜多姿,是謂三絕。這里設《梅蘭芳藝術實物展》、《桃李廳》三個固定展廳和一個臨時展廳,它們以豐富的文物、圖片、實物、資料,系統(tǒng)地介紹了梅先生的刻苦學藝,創(chuàng)藝立派、遠播國外,桃李滿園的輝煌業(yè)績,以及他與故鄉(xiāng)人對他的崇敬與懷念。梅韻閣古色古香、功能齊全,主要播放梅蘭芳舞臺藝術片和有關資料片。在此,人們不僅可以領略到梅大師的優(yōu)美唱腔,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苑內四絕者,為新立的巨幅詞碑。上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趙樸初所作《踏莎行》詞一首:“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郎潤明珠,翩仙彩鳳,梅郎合受千秋供!崩世噬峡,韻味無窮。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