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一伙人,一起搶了一箱珠寶,我們應該怎么公平地分配呢?
一個能夠讓大家接受的公平辦法是平分這箱珠寶。
如果,我們搶到的是一顆夜明珠,不能分割,也不能賣出,因為分割了
就沒有價值,因為是賬物,要賣會被發(fā)現,風險太大。
一個做法是輪流保存,可是,萬一到了一個人手中,他不往下傳了,怎么辦?
還有一種做法,就是推舉一個最受信任的人,委托他保管,其他的人
聽從這位帶頭大哥的。
可是,如果帶頭大哥起了私心,要把這顆夜明珠私吞或者送人,這顆夜
明珠還是白搶了。
“水滸”上就描寫了這樣的“梁山“困境,晁蓋們劫了生辰綱,本來要平分這些財寶,可是,出了官司,他們上了梁山。其實,梁山就是廣義上的生辰綱,如何守住財富,“水滸”是采取排座次的辦法,把決定權給坐第一把交椅的人。
“水滸”中避免為了繼承問題而起爭持,也定了當坐第一把交椅的人死去,
誰做繼承的問題,就是坐第二把交椅的人,所以,一百零把人,每人都有一個
序號,其實,這就是每個人繼承的順序。
這個系統(tǒng)的缺點也很明顯,當坐第一把交椅的人要向朝廷交出梁山時,沒有人能夠有力的阻止。
“水滸傳”的作者其實隱晦地提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梁山難題”,他希望后代的聰明人能夠思索,得到一個好的解答。
后代人并沒有理解作者的意圖,常在生活中照搬“梁山”模式,造成很多問題,這是誤讀了“水滸傳”。
我們看到教會也面臨”梁山難題“,教會有公共財產要守,他們有他們的解決方法。為了防止教士們侵占公有財產,天主教規(guī)定教士們不許結婚。沒有子女,他們這樣不會為子女貪污公款。而且,教會要求成員每周甚至每天讀圣經,從思想上武裝這些人,如果成員不虔誠,不愛讀經了,危機就來了。
梁山可不可以訂一部憲法,把“不準招安”寫進憲法呢?對違法的人比究呢?
這需要梁山的好漢有極強的守法精神。考慮到梁山好漢上山前都受法的壓迫,要他們忽然守法,這不是一件易事。
今天的人讀“水滸傳”,都應該從梁山好漢的角度,想一想梁山應該有怎樣的一套系統(tǒng),才能讓梁山天長地久,這才算是沒有誤讀“水滸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