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千古誰識曹無傷?

    菜九段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1 > 鴻門宴 > 千古誰識曹無傷?

    作為歷史公案的鴻門宴,其始其終都與一個人物掛上了號,這個人就是曹無傷。給人的印象是,這是一個剛剛出場就立即謝幕的人物、卻讓歷史永遠地記住了他、后世甚至以為,因為曹無傷才有鴻門宴。我以為,可能更接近歷史真實的是,無論有沒有曹無傷,都會有鴻門宴。

    除曹無傷外,劉邦所部的左司馬尚有三人,他們是蓼侯孔藂,費侯陳賀,斥丘侯唐厲。但一提到左司馬,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曹無傷。比如,沛公初起兵時斬秦泗川守壯的功臣就是左司馬,《高祖本紀》記此事曰:“沛公左司馬得泗川守壯殺之!薄端麟[》引顏師古云:“得,司馬之名。非也。按後云左司馬曹無傷,自此已下,更不見替易處,蓋是左司馬無傷得泗川守壯而殺之耳。”這一來二去,就將這一樁大功落實在了曹無傷的名下。只是這種認定不是沒有爭議的,《史記會注考證》引周壽昌曰:“沛公此時左司馬尚有孔聚、陳賀、唐厲、不止曹無傷一人!豆Τ急怼房勺C!钡司乓詾,這個功勞可能還真應該歸之于曹無傷。因為另幾人是漢之功臣,如果是他們中某人所為,直接說就是了,何必只保留官職而不提姓名?赡艿脑蚴遣軣o傷已成了罪人,不便提。而擊殺秦郡守之功又是反秦戰(zhàn)事之最可稱道者,不容沒去,故有此種記載方式。當然,記不住人的姓名的情況也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但考慮到沛公部此時剛剛起兵,部隊的建制尚屬草創(chuàng),是否有官銜名號還很成問題,此官職極有可能是日后追記的。

    非常奇怪的是,考查追隨劉邦起兵的幾個親信: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周紲的早期官職,竟與司馬之職無一絲一毫的聯(lián)系。司馬之職更像是楚制,而劉邦部沿用的官職更多的是參照了秦制。比如樊噲、曹參等人均是由七大夫而五大夫,繼而為執(zhí)帛或執(zhí)圭,再沒見司馬之職。菜九以為,此職或者非劉邦主干部隊的官職,更可能先為劉邦的兄弟部隊呂澤部所專有,因為呂澤所部用楚制更多。司馬官職可能不低,灌嬰擊楚最后一戰(zhàn)的功勞薄上還特意記了“降左右司馬各一人”,說明此官職的重要。有鑒于此,曹無傷至少是個立有戰(zhàn)功的人,相當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參加過秋收起義及萬里長征的老紅軍。像這樣一個追隨劉邦或呂澤反秦出生入死的人,到了兩軍對峙的節(jié)骨眼上,怎么會暗中向項羽一方去搬弄是非呢,F(xiàn)在有些教案將曹無傷說成是項羽在劉邦陣營中的內應,這個看法不對。劉項兩軍長時期聯(lián)手作戰(zhàn),曹項原本認識也很正常。此時曹只是主動投靠,是否為項氏接納尚屬未知數(shù),又如何內應得起來。何況,曹無傷所說并不是什么重大機密,與其說是通風報信,不如說是政治表態(tài)。其所作所為更像是為自己留個后路。為什么會是這樣?自從項羽破關而入,兩軍的態(tài)勢敵意甚濃,項強劉弱,一目了然,所有的人都清楚打起來會是什么結果。不僅是劉邦,其所部稍有頭腦的將領也能判斷出局勢的危急,曹無傷的告密也正是在這種情形下發(fā)生的。像曹無傷這樣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數(shù)年立有大功的人,此時有安享勝利成果的心理狀態(tài)也很正常。而一旦重新開戰(zhàn),享受勝利的前景就會完全泡湯。當然,如果能站在勝利者一方,則又將另當別論。曹無傷所為,就有點向下一個勝利者投靠的傾向。也就是說,曹無傷做了兩軍將打起來的準備,而根本沒想到兩軍有可能打不起來。一旦打不起來,曹氏所為將為兩邊所不容。所以古人說,禍莫大于欲利,豈空言哉。

    曹無傷傳遞的情報內容是:“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贝搜圆坏猛耆曋疄檫M讒,而應當作具有某種可信程度的史料。曹無傷通風報信的內容,從幾個方面刺激了項羽。劉想王關中,盡管他有這個權利,但這是項羽及諸侯聯(lián)軍肯定不會答應的。人性中有一特點,即看高自己的努力,看低他人的努力。在項羽及聯(lián)軍看來,他們在黃河以北消滅了秦軍野戰(zhàn)軍主力就是蓋世奇功,他們就理應享有對戰(zhàn)利品的最大支配權。如果讓劉邦如約王關中,就表明項羽的功勞要大打折扣,何況秦政權的金銀財寶還都讓劉邦霸占了。這口氣是項羽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的。在項羽的滅秦計劃中,應該將秦宗室斬盡殺絕,他顯然也不想讓秦王子嬰活下來。因此,劉邦立子嬰為相一事,也為項羽所不能容忍。其實無論有沒有曹無傷的密報,項羽都不會讓劉邦王關中的野心得逞,只是有了這個密報,加大了項羽打擊的決心與打擊準備力度。劉邦方面所遇到的尷尬是,曹無傷之進言完全屬實。劉邦的打算并非隱蔽,其所部將領對此應該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而曹無傷大小也是個官,完全有可能知道劉邦的真實意圖。

    劉邦的護身符是懷王之約,只是這個約定此時也不能保證其權利的落實。應該說懷王之約是在滅秦形勢非常渺茫的情況下作出的,而這個約定本身也有模糊之處。比如王關中的范圍到底有多大,是舊秦的全部地盤,還是其核心數(shù)郡。秦政權的財富怎么處理也沒有明確交代,不過也不好明確交代,只能是走著瞧。誰也沒有想到形勢發(fā)展得如此迅速,看起來不可能實現(xiàn)的滅秦目標居然一下子實現(xiàn)了,并出現(xiàn)了超強的項羽及諸侯軍事集團,使得原本就不容易執(zhí)行的約定更難落實了。正因為這樣,才有了劉邦決心武力維權之舉,接著有了項羽決心武力毀約之舉。而劉邦情知不敵,為求自保,決意拱讓王關中的權利,就等于把懷王之約擱置了起來。這一來,也等于把處理滅秦后局面的難題交給了項羽處理。曹無傷因料想不到劉項之間完全有化解的余地而作出的告密之舉,到了這個時候就顯得多余了。

    鴻門宴就是項羽處理這個局面的第一回合。在鴻門宴上,劉邦肯定提出了自己利益的底線,即只要巴蜀兩塊地方,其他由項羽發(fā)落。這個內容沒有被記載下來,是從常理上推測出來的。因為無論是劉邦對項伯所說的話,還是在鴻門宴上對項羽所說的話,都沒有什么涉及利益交換的實質內容。而缺少了這些內容,就很難設想項羽盛起的殺心如何能平息,也很難設想劉邦如何敢只帶百余人深入項羽的龍?zhí)痘⒀。因此,劉邦的表態(tài)應該是在其動身前往項營之前就作出了,時間應該是與項伯的會談。因為也只有這樣,項伯才能保證劉邦在項營的安全,才會敦促劉邦第二天早一點來。如果項伯沒有十足的把握保證劉的安全,又豈能促劉早點送死呢。有關劉前往項營一事,項伯所用之詞為謝(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為謝罪謝過之意。謝什么過與罪呢?就是劉邦派人把住了函谷關不讓諸侯聯(lián)軍進入一事。劉邦率先滅秦奪了頭功,犯了眾人之嫉,又派兵阻函谷關不讓聯(lián)軍進入,犯了眾人之怒。這樣的失誤是要受懲罰的,因此在兩軍火并在即的當下,就不是僅僅口頭上表示承認錯誤就能解決的,一定要拱讓出某種利益。比如劉邦就會拱讓出王關中的權利。接下來的問題是,你不王關中,讓誰來王。磕悴煌蹶P中,又該如何安置你?先不談后兩個問題如何解決,只要劉邦向項羽當面確定了自己的立場,要打要殺之類的事就絕不能容許其發(fā)生。至于項莊舞劍一事,菜九以為屬于節(jié)外生枝,并非出于項羽本意,是老糊涂范增在幫倒忙。對項羽而言,一切OK,又何必再干蠢事,成為亡秦之續(xù)呢。盡管劉邦是項羽日后稱霸天下的心腹之患,但在那個時候殺劉的風險之大也是可以預期的。一旦殺劉造成劉部及項羽部屬或者諸侯軍隊的不服,出現(xiàn)的大亂,非項羽所能控制。何況兩人原本相交甚篤,至于在一方愿意讓步的情況下把事情做絕嗎。項羽的這些盤算與顧慮,曹無傷是不可能算到的,因此他的悲慘下場是不可避免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