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魚
5、用心讀,而非用思維讀:
讀書,非不可用思維,但不可過度思維。但始讀《論語》,萬毋太過思維,應讀其文意,感受其氛圍,以夫子及諸弟子之心靈,觸動己之心靈,最觸動你的那一些話,便是你最應該讀、最應該體會的話。汗漫讀書,偶有所動,這是初讀《論語》時,最重要的方法,也是讀人的方法。初讀《論語》,不必每一節(jié)窮其究竟,只需依次慢慢讀來,亦何妨不求甚解,待到觸動處,便可以初嘗滋味。一遍讀下來,若能有 3、5句,深印于心,便真正有所得。這便宛如花園之中看花,放眼一望,那百朵千朵之中,最為招眼的幾朵,可以躍然而出,那才是對你來說,最美的花朵。若一朵一朵究究竟竟看來,沉迷于細節(jié),看下百朵千朵,早已為細節(jié)所蔽,不知道到底哪一朵更漂亮了。
吾年十四歲第一次讀《論語》,一遍看下來,只記住了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讀時身心震動,從此奉為人生之指南,其后數(shù)十年而能稍知為人為學者,自此而始也。
6、讀到心里,便要躬行:
夫子在《論語》上的教導,本不是教人讀的,是要讓人行的。
有人問某禪師,佛法大義何在,禪師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其人曰:這個話,三歲小孩都會說。禪師回答:三歲小孩說得出,八十歲老翁做不到。讀《論語》而無所觸動,或者不能真正起而行之的(不必句句行,哪怕行一句),那不是讀《論語》,只是識字而已!墩撜Z》中的教導,無一句虛言,處處都落在實處,這是自孟子以降的后儒所望塵莫及之處。程朱陸王諸人,如果能體會到這一點,后代怎么又會出來“腐儒”這個詞呢。
7、擇要緊處,貫通義理:
讀《論語》,若僅為了解,閑讀,則到上面就夠了。若有心于學問,首要在于貫通義理,義理通透,則諸章句無不可解。
語孟通,則六經(jīng)可以不治而通,這是歷代大儒的通識,何以能如此,綱舉目張也。語孟為六經(jīng)之綱,而《論語》亦自有其綱。識其義理經(jīng)奧所在,則千言萬語,皆可豁然!墩撜Z》最吃緊處不過十余句。一年讀一遍,看到三句便夠,歷數(shù)年而讀數(shù)遍以上,大義貫通,始可以談論語。
四、總結(jié)
以上列讀《論語》方法共七種,并不是分別使用的七種,而是應當七種方法融匯在一起,結(jié)合使用。如能真正領會,應用得當,對于求學求知識,會有真正莫大的幫助。這些方法,也可以應用于讀其他的經(jīng)典。不過必須指出,儒家經(jīng)典,唯《論語》為無可挑剔,其余孟子以降各家,均有其未明處,宜從《論語》,以闕其疑,不然恐不知何從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