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港督府的外觀。通過對港督府的描述,告訴世人,經(jīng)過中國人民長期的艱苦努力與漫長的等待,香港已經(jīng)回到祖國的懷抱,隨著末任港督彭定康的離去,中國人民一段屈辱的歷史永遠地成為過去。
2、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對于中國人民來說,英國在香港進行的殖民統(tǒng)治的這段歷史是刻骨銘心的,是不應該被忘記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中國人民經(jīng)過漫長的期待,終于迎來了香港回到祖國懷抱的這一天。國旗是一個國家主權的體現(xiàn),是一個國家的象征。作者鄭重地記錄下五星紅旗第一次在香港升起的時刻,含蓄地表達了莊嚴而喜悅的心情。預示著香港美好的明天開始了。
3、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gòu)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
這段文字言簡意豐,含蓄而深刻;始矣屋啞安涣蓄嵞醽啞碧柺怯南笳,巨幅紫荊花既是香港的象征,又是“日落儀式”的十分鮮艷的背景。香港就要回歸了,代表英國的游輪即將離去,大英帝國的統(tǒng)治就像那西天的太陽,馬上就要落山,而美麗的香港將要回歸祖國的懷抱,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表達效果非常好。
4、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歷史往往是這樣的相似:大英帝國靠著他們的堅船利炮,在鴉片戰(zhàn)爭中,從海上而來,通過《中英南京條約》,占領了香港,從而開始了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統(tǒng)治。而今天,在日益強大的中國面前,英國殖民者不得不妥協(xié),香港終于就要回歸祖國,而英國殖民者已只得離開香港,而他們的退路也只是海路。歷史總是這樣的相似,英國人從海上來香港,又是從海上離開香港,來時是那樣的趾高氣揚,走時又是那樣的沮喪,前后對比,含義是多么深刻。
5、從某種意義上,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游戲。
陽光明媚,楊樹婆娑,兒童追逐,這是多么美麗的景色,而作者卻說這美麗的景致是最可怕的事情,原因是在這美麗的布熱金卡,十四年前則是法西斯統(tǒng)治下的人間地獄,F(xiàn)在和過去的反差是這么大,作者這樣寫便是告誡人們不能忘記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
6、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時間能夠磨平一切,十四年的時間,使戰(zhàn)爭的殘酷逐漸遠去,過去的毒氣室和焚尸爐,現(xiàn)在已雛菊怒放。在這里作者通過寫雛菊沒有思想不會選擇生存的環(huán)境,就在毒氣室和焚尸爐的廢墟上盛開,是多么的讓人傷心。作者這樣寫是告訴人們,不要像雛菊那樣不分是非,忘記法西斯的罪行;同時,美麗的鄒菊和恐慌的毒氣室,焚尸爐又形成鮮明的對照,從而增強了表達效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