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事例】
周國平先生有次旅行,從北京出發(fā)是乘的法航,可以托運六十公斤行李。誰知到了圣地亞哥,改乘智利國內(nèi)航班,只準托運二十公斤了。于是,只好把帶出的兩只箱子精簡掉一只,所剩的物品就很少了。到住處后,把這些物品擺開,幾乎看不見,好像住在一間空屋子里?墒,這么多天下來了,并沒有感到缺少了什么。回想在北京的家里,比這大得多的屋子總是滿滿的,每一樣東西好像都是必需的,竟想不起那些必需的東西是什么了。于是他感悟到:
當我們清理自己的居室時,我們會覺得每一樣東西都有用處,都舍不得扔掉。可是,倘若我們必須搬到一個小屋去住,只允許保留很少的東西,我們就會判斷出什么東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了。那么,我們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用只有一間小屋的標準來限定必需的物品,從而為美化居室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間?
【感想】
許多東西,我們之所以覺得必需,只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擁有它們,一旦我們擁有就難以舍棄。寫作亦然,我們因為擁有太多素材,在寫作時就難以取舍,總覺得這也行那也行,卻不善于選取那些最鮮活、最典型、最能證明自己論點的材料;同時又會走向另一極端,明明自己積累了很多素材,卻覺得哪一項都不行,有時甚至難以調(diào)動素材,或者根本就沒有運用論據(jù)的意識,學會選擇和使用論據(jù)對我們學生顯得相當重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