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市岳化第一中學 李大江
學科
語文教材名稱高中語文必修三
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課題《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年級一
學期
下學期教學
目標1、 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fā),了解科學,認識科學。
2、 引導學生以“教育歷程”為重點,探討其中表現(xiàn)的思想工作內(nèi)涵。
3、 引導學生思考、探討文中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培養(yǎng)科學興趣,堅持探究的精神。教學
重點1、 教育學生科學就在身邊,從生活出發(fā),了解科學,認識科學。
2、 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精神。教學
思路回顧自己童年時對大自然的好奇——了解作者“心理歷程”——探討作者童年的“好奇”成長成偉大事業(yè)的原因,完成價值觀教育。主要教學方法學生探討。教學
資源科學名人的“好奇心”?茖W的精神。
教學過程預設(分課時寫)課時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
(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學生活動
(學習活動的設計)設計意圖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每個人都有充滿好奇心的童年,請幾位同學談談童年時對大自然的好奇與探索。
2、每個人都有自己充滿了神奇的童年,都有過與這些好奇相關的夢想?上У氖,這種探索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更深入的發(fā)展。但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文章的作者卻堅持了自己對童年好奇心的追求,并使自己成了一名偉大的物理學家。 【活動一】
學生談自己童年時對大自然的好奇與探究歷程。 1、以學生談自己的童年導入,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
2、可以讓學生的探究歷程與作者的進行對比,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科學精神的重要性,并能真正的接受。 二、學習課文內(nèi)容 提出問題,組織討論,明確答案:
1、問題:文中敘述了作者童年時的哪些歷程?
明確:
⑴ 作者對鯉魚世界的遐想。
⑵ 作者對愛因期坦未竟事業(yè)的向往。
2、問題:這兩個故事中涉及到一些科學理論,作為高中生,你能否結合課文和你的物理知識給同學們加以解釋?
明確:統(tǒng)一場論;高維空間。 【活動二】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給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
請愛好物理的同學介紹第二個問題中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 1、能迅速地理清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能把握住課堂重點。
2、把適當物理知識引進課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理解文章,也更好地體現(xiàn)科普文的價值。 三、探討作者成功原因 學生討論:
1、看到作者從童年的好奇演變成最后的成功,大家很欽佩。但我們的好奇卻沒有很好有保持,請大家探討作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討論結果:豐富的想象力,對科學的興趣,勇于實踐,勤奮鉆研,有恒心…… 【活動三】
學生講幾個科學家成功的故事。
學生結合自己與作者的探究經(jīng)歷來談成功的要素。 這個步驟使學生對成功的原因有更直接的感受,也會給他們最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科學精神教育的目的。
自我反思主要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1、教學方式與環(huán)節(jié)簡潔干練,沒有任何教輔工具,沒有支蔓,回到閱讀原始狀態(tài),操作上科學且效果明顯。
2、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主要由學生自主表達與探討,讀與說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鍛練
3、將教材與學生高度結合,通過學生回顧自己童年的探究樂趣,探討作者成功原因。能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輕松地接受教材中體現(xiàn)的精神。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