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華僑中學 葛莉茜
【教學目標】
1、感受詞中所描繪的宋仁宗時期,杭州的富庶與美麗。
2、分析詞中寫景的妙處,即體會作者如何通過意象的組合展現(xiàn)杭州人物之盛和風光之美的。
【教學重難點】
把握詞中所運用的意象,品味詞的語言,體會詞的意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熟悉詩歌,朗讀《望海潮》,多媒體展示詩歌的節(jié)奏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琦,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大家朗讀完了是不是注意到:這首詞與《雨霖鈴》最不一樣的是這首詞意境擴大,情感豪邁。而且,從朗讀的角度來看,它的節(jié)奏特別的整齊,對仗多,要人一口氣念下去,朗讀起來感情越來越激越,造成一種宏大的氣勢。不像《雨霖鈴》那樣節(jié)奏長短相間,朗讀起來纏綿悱惻。
今天,我們就一起領(lǐng)略一下“情歌王子”──柳永的另一種情懷。
二、研讀詩歌
問:這首詩歌寫的是杭州,通過剛才的閱讀,大家對作者筆下的杭州是一個什么印象呢?
明確:一個太平盛世下的繁華大都市,富庶、美麗。人民的生活安定、富足、祥和。
那也就是說,這首詩歌通過兩個方面表現(xiàn)杭州的富庶、美麗、祥和的。上片著重刻畫了杭州的自然風光之美,城市經(jīng)濟的繁榮。下片著重寫的是百姓生活的安定、祥和。
1、我們先來看看上片:柳永在杭州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杭州比較了解,因此寫起杭州來都能選擇主要的,能體現(xiàn)杭州特點的景物鋪敘而就。仿佛在我們面前展開一幅宏偉壯麗的歷史畫卷。
一開篇“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弊肿昼H鏘,力能鎮(zhèn)紙,以鳥瞰式的鏡頭攝下杭州的全貌,同時也點出了將要歌詠的重點:“形勝”、“繁華”。
問:詞人是從哪些方面,怎么寫“形勝”與“繁華”的呢?
明確: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居民住宅的雅致、錢塘八月觀潮,市場商品的豐富。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筆力舒展,分別寫了街巷河橋的美麗、居民住宅的雅致。一派水鄉(xiāng)清新別致的畫面!皡⒉钍f人家”筆力又強勁地挽回。表現(xiàn)整個都市人口蕃庶。作者似乎站在高處俯瞰,寫完了市內(nèi)的景色接著就寫郊外的景色。“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痹阱X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猶如云霧一般,“饒”,既寫出長堤曲折的態(tài)勢,又表現(xiàn)了長堤因有了樹而顯得迤邐柔美。錢塘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李白稱錢塘江潮“濤似連山噴雪來”。這里的“卷”以及江潮席卷而來帶來的浪揮灑成了“霜雪”都寫出了江潮的浩大氣勢。杭州之景,既有柔美雅致的一面,又有雄偉豪壯的一面。在這里還生活著一群富庶的百姓!笆辛兄榄^,戶盈羅綺,競豪奢!卑傩崭皇搅藸幭啾雀坏母F奢極欲的地步。
上片運用了對句加散句的手法,用對句來鋪陳,使語氣放弱些,用散句來收束,語氣轉(zhuǎn)強,有力挽千鈞之勢。對句加散句,對句加散句,使整段話波瀾起伏,有節(jié)奏感。
2、下片極寫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樂業(yè)。從湖山勝概、四時風物、晝夜笙歌、湖中人物四個方面,描繪了它的美好風貌。
先從景寫起。要寫杭州的美景,一定要提到西湖。因此,下片的前半段專詠西湖。以一句“重湖疊巘清嘉”總起打頭。“重湖”是因為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為里湖和外湖。“疊巘”是指西湖邊重重疊疊的山峰。湖光山色以“清嘉”作為概括!扒寮巍苯o人以一種清新、秀美、安靜的感覺,在杭州,你既可以領(lǐng)略豪壯之美,又可以享受恬淡之情。在市內(nèi),夏季你盡可以放眼欣賞“接天蓮葉”、“十里荷花”,任由湖面送來的縷縷荷香;金秋,蕭蕭秋風中夾雜著山上桂子的甜香!昂苫ā焙汀肮鹱印笔呛贾萏赜械奈锂a(chǎn),讓人感受到江南的清新與溫情,
問:《太湖美》里有句歌詞“水上有白帆,水底有紅菱”,為何柳永不說“湖里有荷花”山上有“桂子”?
意蘊不夠豐富。以“十里”和“三秋”來修飾,又使這種“清新”和“溫情”顯得格外飽滿。
這三句的格式與前面的不一樣,前面,我們說過,是對句加散句,這三句,是散句加對句,用散句來換頭,一來別開生面,二來,接下來的對句,再加上一個對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四個對句連用,顯得緊湊了些,,接著一個散句“嬉嬉釣叟蓮娃”,又舒緩了語氣,不僅有節(jié)奏感,而且有音樂的美感。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情韻悠揚,怡然自得。這兩句應是互文,意為:不管白日里還是晚上,湖面上都蕩漾著悠揚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芭憋@得笛聲輕巧悠揚,“泛”寫出笛聲和歌聲借著湖面?zhèn)鬟^來,顯得婉轉(zhuǎn)輕飄。除了笛聲和歌聲,還有歡快的笑聲!版益裔炢派復蕖薄R蛑@些笛聲、歌聲、笑聲,西湖,乃至杭州都洋溢著生氣,蕩漾著歡笑。
西湖的美景既有湖山之美,又有人情之和諧,一派祥和。而這一切都歸功于治理者的美政。
問:為什么要加上這一筆?你評價一下這下片的后半部分。
注解里提到這是“投贈之作”,因而必然最后要歌頌詞人要投贈的那個人。
你看那,“千騎擁高牙”郡守威武的出行隊伍,“乘醉聽簫鼓”,愛好詞藝,與民同樂的郡守,“吟賞煙霞”,志趣高雅的郡守,三句是對句加散句,筆致灑脫,音調(diào)雄渾,仿佛讓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音,笑傲與山水之間。結(jié)句“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薄傍P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中書省地近宮禁,因此,在此指代中書省。“好景”將上述到的美景及未述到的政績都包攏進來。意為:鄧孫何“歸去鳳池”,入朝執(zhí)政時,將杭州的美景及守杭的良好政績畫成圖本,一并獻與朝廷。既是贊頌孫何又是祝愿孫何他日任滿報政于朝廷時能擢登相位。
雖然,他銜接的很好,但它這些奉承之詞與上面的內(nèi)容有些不融洽。也就是說,因為它的投贈的性質(zhì),使它有了一個格調(diào)不高的結(jié)尾,破壞了整首詩歌的藝術(shù)性。
3、這首詞不但畫面美,音律也很美,這是柳永詞的特點。《望海潮》是柳永所創(chuàng)的新聲!队炅剽彙分荒軠\斟低唱,而這首《望海潮》大可以引吭高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