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課講述的是少年毛澤東與小伙伴們上山干活時,善于動筋思考問題,指揮大家分工合作,使得小伙伴們既省力氣,又省時間,還把活干得更好的事。通過故事使學生懂得合理分工合作的好處。
課文第一自然段講述的是毛澤東常常與小伙伴們上山放牛、砍柴、撿果子。說明毛澤東從小就愛勞動;第二自然段講的是毛澤東動腦筋思考并合理進行了分工。“怎樣……又能……”一句表現(xiàn)出毛澤東是一個善于動腦思考的孩子;第三自然段講的是分工勞動的結(jié)果!帮栵柕摹薄霸S多”“滿籃”三個詞語具體反映出每一組的小伙伴都取得了很好的勞動成果。第四自然段講的是結(jié)果每個小伙伴都出色完成了各自的每一項勞動任務(wù),心里都很高興。
文中配有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插圖。使學生能夠形象地感受到分工合作進行勞動的喜悅。
課后思考題“想一想:毛澤東想了—個什么辦法?”啟發(fā)學生思考毛澤東想出的辦法是什么,這個辦法好在哪兒。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知道毛澤東是一個善于動腦筋,懂得分工合作,提高做事效率的人。
學習本課應把重點放在引導朗讀品味“有一回,他想:怎樣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還能撿些果子呢”一句。讀出善于思考的語氣。同時引導學生想像“飽飽的”“許多”“滿籃”等詞語所描述的情景和“大家牽上牛,背上柴,提上籃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時每個孩子的心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