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憫農(nóng)》的平仄
憫農(nóng)
鋤禾日當(dāng)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首先肯定,這首詩是絕對變格的拗體,押的是四句三仄韻
{首句亦入韻},(一般是以偶句押平韻為正體。)
所押為:平水韻 上聲 七雨 (午、土、苦)屬仄韻。
這樣押仄韻的詩,因不是正體,書上從來不介紹,也不提倡。
先看首句 :鋤禾日當(dāng)午 平平仄平仄 有點像 五絕
(正格)平起首句不入韻 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之中的 (平)平平仄仄 的變格 叫作
(三四換位)變成了 平 平仄平仄
有人會問 不變不行嗎 答案 不行
試想 如果不變 鋤禾日當(dāng)午 就成了 鋤禾當(dāng)日午
(除非這人有毛病 犯傻 專門在太陽最毒的中午時分下地干活 在這里顯然變得有理呀 變后 不再是犯傻 專門在太陽最毒的中午時分下地干活 而是一直勞作的時間經(jīng)過中午的時
刻)好 高 沒有問題吧
你往下看 問題來了
開始玩 拗 啊 押仄韻 就不信 不押平韻寫不出好詩來 押仄韻 而且首句就入仄韻
正格本來該用 (仄)仄仄平平 了呀 如果再把尾字押仄韻 就犯了詩家大忌 孤平 怎么辦 翻過來試試
平平平仄仄 不行啊 和第一句失對呀 用變格規(guī)則
(一三不論)變吧 變成了 仄平平仄仄 汗滴禾下土
就ok 了
往下作者很自然地想到這糧食來的太不容易了 感嘆到
粒粒皆辛苦!仄仄平平仄 正中玩 拗 的下懷 就它了
第四句也ok了
按正格第四句本來該用 平平仄仄平 嘿嘿 玩 拗 嗎
全擰 愛誰是誰了 蝎子教徒弟——就這么蜇(著)了
本來到第三句該用仄字打頭了 與第二句相 粘 呀
按正格本來該用 仄仄平平仄 了 那可不行 都變了 它干嘛不變 再說了 也不能與第四句同式呀 那就考慮再翻過來試試 平平仄仄平 這個句式的的第一個字按規(guī)定是不能改的
犯 孤平 啊 (一三不論)不讓換一 就換三 哈哈 這下
變成了 平平平仄仄 既然這樣 一不作 二不休 接招吧
(三四換位)變成了 平平仄平平 不好看 句內(nèi)平仄合掌 也是忌諱 再來 (一三不論)就變成了 平平平平平 清一色
五個平音 了 誰知盤中餐 第三句ok 大功告成
全詩
憫農(nóng)
鋤禾日當(dāng)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詩畢)
這首憫農(nóng) 在 (對)和 (粘)上 是這樣的
(對)表現(xiàn)在每聯(lián)第一個字上 (粘)表現(xiàn)在二三句第二字上
這樣的古怪現(xiàn)象 如果表現(xiàn)在偶句押平韻的詩之中
比如 在 五絕(正格)平起首句不入韻 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之中 就會把第三句變格為
仄仄仄仄仄 清一色 五個仄音 了
就變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 仄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變格)(拗體)
總之 這首憫農(nóng) 以明白曉暢的語言 使詩意連蒙童都能很容易理解
實在是(變格)(拗體)詩作中的成功范例
只是 這些為詩而故弄玄虛的鳥規(guī)定 糾纏起來 沒完沒了
能累人吐血
不如老中醫(yī)說的 通則不痛 痛則不通 容易理解
胡謅了一氣 在紅袖眾高手面前 有班門弄斧 關(guān)帝廟耍刀
之嫌 拱手謝罪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