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小朋友,看著這么美的菊花,我和媽媽就不知不覺地走進菊花叢中,爸爸連忙拿起照相機給我們搶拍了一張照片。你們想象一下:這張照片好看嗎?
生:(露出笑臉,異口同聲)說:好看!
師:這張照片上有什么呀?小朋友先閉起眼睛想一想。
生1:這張照片上有五顏六色的菊花。
生2:照片上的菊花好看極了,有紅的、黃的、淡綠的、紫紅的。
生3:菊花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真多!
師:哇,小朋友,你們講得真好,把書上的詞語和句子都用上了。那么,圖上除了菊花很好看,還有什么你也覺得好看呢?
生1:(急切地)媽媽也很好看!
生2:媽媽穿著粉紅色的毛衣,很美!
生3:媽媽站在菊花叢中,和菊花一樣美。
生4:媽媽笑瞇瞇的,好象也變成了一朵大菊花。
師:啊,小朋友,你們想象得太好了!還有人想說嗎?
生1:我也好象變成了一朵橘黃色的菊花。
生2:我是一朵小菊花,緊緊依偎在媽媽這朵大菊花的懷里。
生3:我和媽媽也和菊花一樣不怕冷。
師:是啊,小朋友,看菊花的人變成了菊花,多有意思!這樣一來,這張照片就更好看了。下面我們拿起書,把課文齊讀一遍,好嗎?
生:讀得很有感情。
以上是我聽的一節(jié)蘇教版語文第一冊《看菊花》一課的一個教學片斷,這個教學片段可謂獨具匠心:
其一、巧用課文的插圖,激發(fā)學生的說話興趣。
因為圖上的爸爸身上背著照相機,于是學生就會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看花的人在菊花叢中拍照片的情景,然后再利用照片進行語言訓練。這種練習與單純的看課文插圖比,新穎有趣,易于激發(fā)小朋友說話的積極性。
其二、憑借假想的照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這節(jié)課上老師讓學生憑借假想的照片,啟發(fā)學生想象畫面,課
文和插圖所描繪的情景在學生腦海里再一次顯現(xiàn)出來。從菊花的五
顏六色到看花的人全都變成了菊花,想象不斷豐富,不斷升華,使小朋友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發(fā)揮,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三、創(chuàng)設說話的情境,內(nèi)化了學生的書面語言
整節(jié)課上老師鼓勵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小朋友在熟讀課文后,語言和形象同時被內(nèi)化,這樣的練習密切結(jié)合課文,為學生及時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詞句提供了極好的機會,不僅豐富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有機地進行了口語的規(guī)范化語言訓練。因此,小朋友在說話練習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表現(xiàn)出高漲的情緒。
第四、教師適時的點撥,架起了學生思維的橋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特別注意運用表揚鼓勵的話語,這就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年級學生的思維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極易形成思維定勢。這時,教師的點撥就相當重要。當學生單純講照片上有菊花時,教師及時給予指導:“想象一下,圖上除了菊花還有什么也很美呀?”這樣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打開了,由“花”說到“人”,又由“人”聯(lián)想到“花”,學生“妙語不斷”,課堂上出現(xiàn)一種“山窮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學生始終處于“憤”、“悱”狀態(tài),有效地提高了練說的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