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歡樂的潑水節(jié)》教學片斷與反思

    蘇州市吳中區(qū)木瀆 馬天怡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 > 歡樂的潑水節(jié) > 《歡樂的潑水節(jié)》教學片斷與反思

    【教學設(shè)計】

    《歡樂的潑水節(jié)》是國標本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課本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jié)的情景,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喜慶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風情。有人說,一篇課文的題目就好象是一部音樂作品的標題,它既是課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常常是顯現(xiàn)主題、透露核心信息的關(guān)鍵。所以在設(shè)計第二課時的教學時,我以葉圣陶先生的“自學引導”的教學思想為指導,緊扣題眼“歡樂”一詞,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通過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在信息化的環(huán)境中讓他們自主地閱讀課文,在閱讀中體驗歡樂、品味歡樂,與文本中的人物、文章的作者、課堂中學友、老師進行多向的對話。

    【教學片段】

    情境之一:復(fù)習舊知,體驗當小作家的歡樂

    師:小朋友,這是我們本學期學過的《識字1》,介紹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四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果請你來當小作家,編寫關(guān)于傣族潑水節(jié)的詞串,你打算寫些什么詞?

    生:我選“潑水”,因為潑水可是潑水節(jié)里最重要的活動。

    生:我選‘鳳凰花’,因為鳳凰花開,潑水節(jié)就到了。傣族人還把鳳凰花的花瓣鋪在地上呢!

    生:我打算寫“煙火”。

    師:傣族人放的煙火是自己制造的。他們把放煙火叫放高升。

    ……

    師:看來剛才大家讀課文時都很認真。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讓我們和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個齊讀課題:歡樂的潑水節(jié)。

    情境之二:導讀課文,體驗過潑水節(jié)的歡樂

    導讀第一自然段

    師:播放《月光下的鳳尾竹》),相機出示迷人的西雙版納的圖片。

    師:走進迷人的西雙版納,看,濃綠的椰樹、高高的佛塔、寧靜的村寨,還有那火紅火紅的鳳凰花,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美麗時節(jié),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又來了。誰能讀好第一自然段?

    生:讀第一自然段。將“一年一度”讀了重音。

    師:聽出來了,潑水節(jié)一年只有一次!

    鳳凰花開的時候傣族人民迎來了潑水節(jié),小朋友,從這個“迎”字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呢?先讀讀句子,再和同桌討論討論吧!

    生:讀讀句子,再討論。

    生:這個“迎”字說明人們是很高興的。

    生:“迎”告訴我們?nèi)藗儗娝?jié)是盼望已久了。

    師: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終于迎來了。就帶著這樣的心情讀讀句子

    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導讀第二自然段

    師:盼望以久的潑水節(jié)終于來了,咱們這回來西雙版納,正巧趕上,開心吧!那么參加潑水節(jié)要準備些什么呢?快去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你做了什么準備?

    生:我提著桶,端著盆,到大街上去了。

    師:屏幕出示:這一天,人們提著桶,端著盆,早早地來到了大街上。

    師:來,讓我們提著桶,端著盆,到大街上去吧!

    生:個別讀句子。語氣較平。

    師:老師感覺人們是在九、十點鐘才來到大街上的,一點都不早!

    生:再讀句子,將“早早地”讀成重音。

    師:有人來得還要早呢!你來做什么的呀?

    生:我是來準備清水的。

    師:屏幕出示:大街的兩旁早已準備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師:潑水節(jié)用的水也是很有講究的。滴上點點香水,撒上片片花瓣,聞一聞,怎么樣?這水真香。

    生:讀讀句子。

    師:小姑娘,潑水活動還沒開始呢!你為什么來那么早?

    生:因為潑水節(jié)一年只有一次,我不想錯過。

    生:要過潑水節(jié)了,我興奮得都睡不著了,就早點來了。

    師:是啊,潑水節(jié)是一年一度的,很難得,不能錯過的。雖然潑水活動還沒有開始,但是人們早早地做開始準備了。多么帶勁呀!

    生:齊聲讀讀句子。

    師:一切準備就緒,潑水開始了。聽,歡快的象腳鼓響起來了。úシ拧稓g樂的潑水節(jié)》音樂)讓我們也加入到這歡樂的人群中吧!趕快讀讀這一部分課文。

    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四、五句話。

    師:你現(xiàn)在的心情怎樣?

    生:我很高興。

    師:那就請你高興地向大家介紹介紹潑水活動吧!

    生:高興讀句子。

    師:從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這份歡樂的?

    生: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衣領(lǐng)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

    師:屏幕出示句子。怎樣才算是互相追趕呢?

    生:你追我,我追你。很有趣的。

    師:是的,那還有什么地方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歡樂的?

    生:你拿瓢往我衣領(lǐng)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

    師:請你舀一大瓢水,往你同桌的衣領(lǐng)里灌一灌,來個慢動作哦!

    生:動作演示“灌”字。

    師:像這樣,水從上而下往衣領(lǐng)里直澆下去,這就是灌!女孩子拿起瓢,讓我們也來灌一灌。男孩子端起盆,高興地潑一潑吧!

    生:表演。

    師:說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讀得更好!

    生:齊讀句子。

    師:出示圖片:看,此時的大街已經(jīng)成了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

    生:再讀句子

    師:板書:歡

    師:看看你的身上——濕得怎樣?

    生:衣服完全濕透了。

    生:衣服全沾在身上了。

    生:我的衣服還掛著水呢!好像剛從水盆里撈起來,沒有擰干,直接穿在身上一樣。

    師:課文中哪個詞語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生:濕淋淋。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語。

    生:有感情地讀詞語。

    師:不光我們,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身上——

    生:濕淋淋。

    師:人人臉上——

    生:笑開了花。

    師:屏幕出示: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身上濕淋淋,人人臉上笑開了花。誰愿意來讀讀這句話?

    生:讀句子。表情很嚴肅。

    師:讀這句話時臉上也要笑開花,再試試!

    生:笑瞇瞇地讀句子。

    師:帶著燦爛的笑容,我們也來讀一讀。

    生:齊聲朗讀句子。

    師:小姑娘,漂亮的節(jié)日服裝都被淋濕了,怎么還那么高興?

    生: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著誰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興呢!

    師:屏幕出示句子。怪不得啊,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潑出去的水多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幸福呀。這個“!”在這邊傳遞著人們怎樣的心情?

    生:當時人們很高興,很歡樂。

    師:小小的感嘆號傳遞著歡樂!

    生:男生讀句子。

    師:潑在身上的水里啊滴了香水,撒了花瓣,飄著幽香,更象征著吉祥如意,快樂嗎?

    生:快樂。

    生:女生讀句子。

    師:板書:快。老師也很高興,我也想來讀讀,可以嗎?

    生:可以。

    師:有感情地讀句子。

    生:鼓掌。

    師:謝謝!

    師:參加潑水的人可多啦,看,有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兒,還有你的同學、老師,那你最想把這象征著吉祥如意的水潑在誰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生:我想把清水潑在老人身上,祝福他們健康長壽。

    師:真懂事,相信老爺爺老奶奶會樂意接受你這份祝福的。

    生:我想把清水潑在姑娘身上,愿她越長越漂亮。

    師:姑娘會很高興的。

    生:我想把水潑在老師身上,祝愿老師身體健康。

    師;我代表所有的老師感謝你的祝福!

    ……

    師:送出祝福的同時,你也得到了許多的祝福!

    生:(看了看衣服,笑瞇瞇說)我們的衣服也全濕了。

    師:繼續(xù)潑吧!盡情地潑!開心地潑!讓那晶瑩的水花承載著所有美好的祝福,潑向帶著美麗笑臉的人們。播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錄象。

    生:饒有情趣地觀看著,不時發(fā)出笑聲。

    師:把你們看到的、感受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歡樂的音樂響起,開心地讀讀這一部分?纯凑l潑水潑得最歡樂。

    生:有感情地讀讀句子。

    導讀第三自然段

    師:在這歡樂的節(jié)日里,人們還舉行了很多喜慶活動呢!(板書:喜慶)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別忘了舉起隨身攜帶的相機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間。

    生:自由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與同桌小聲地交流著。

    師:你拍了一張怎樣的照片?

    生: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瓣把地面都鋪滿了。

    師:出示圖片。滿地是火紅的鳳凰花花瓣,真是喜氣洋洋呀!

    生:我拍到了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煙火升上天空。

    師:出示圖片。

    生:我拍的照片里人們穿著漂亮的服裝,打著象腳鼓。

    師:出示圖片。排著隊伍,拍起象腳鼓。播放音樂,聽,連回響的鼓點也是歡樂的!

    生:讀讀句子。

    生:我拍的照片上人們在唱歌跳舞。

    師:出示圖片:舞姿優(yōu)美,歌聲動聽!又唱歌又跳舞,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詞語就是——

    生:載歌載舞。

    師:載歌載舞多么歡樂。

    生:讀讀句子。

    師:喜慶活動還在繼續(xù),歡樂也還在繼續(xù)。清晨,人們早早地就來到了大街上,現(xiàn)在夜深了,還是不肯離去。小姑娘,你為什么還不回家啊?

    生:潑水節(jié)一年一度,要等上365天才能再過,我要玩?zhèn)夠。

    師:老爺爺,累了一天了,您怎么還不回去睡覺啊?

    生:我很高興,高興得都不想睡覺了。

    ……

    師:讓我們把這些美好的瞬間、把這歡樂的時光留在心中,捧起書本,讀讀第三自然段

    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參加了傣族的潑水節(jié),現(xiàn)在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很高興。

    生:我很興奮。

    生:我很歡樂。

    師:帶著這樣的心情讀讀課題。

    生: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實踐練習

    師: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展示中國地圖)傣族有歡樂的潑水節(jié),(展示潑水節(jié)的場景圖片,配以傣族的民樂)其他許多少數(shù)民族也有自己的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你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

    生:我知道壯族的歌婆節(jié)。

    師:壯族人主要分布在祖國西南部的廣西省,歌婆節(jié)那天他們要對歌。(展示歌婆節(jié)的場景圖片,配以壯族的民樂)

    生:苗族有個龍船節(jié)。

    師:是的,苗族人主要集中在貴州省,龍船節(jié)上人們賽龍舟,斗牛,賽馬。(展示龍船節(jié)的場景圖片,配以苗族的民樂)

    生:彝族火把節(jié),我們的練習上有的。

    師:彝族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火把節(jié)那天人們手拿火把,徹夜狂歡。(展示火把節(jié)的場景圖片,配以彝族的民樂)

    生:維吾爾族諾魯孜節(jié)。

    師:維吾爾族人主要集中在祖國的西北面——新疆,這兒的人能歌善舞,諾魯孜節(jié)那天他們要開展許多慶祝活動。(展示諾魯孜節(jié)的場景圖片,配以維吾爾族的《娃哈哈》)

    生:跟著哼唱《娃哈哈》。

    師:56個民族56支花,民族節(jié)日是多姿多彩的。課后我們可以再收集一些,我們再交流!

    情境之三:學習生字,體驗做發(fā)現(xiàn)者的歡樂

    師:本課有十個生字,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其中的三個生字。(屏幕出示:幸、肯、離)請大家根據(jù)書上的筆順表自學生字,再和同桌討論一下,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生:自學,討論。

    師: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寫這些字。(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逐一出示生字)

    生:我教“肯”,上面是止,下面是月。

    師:在書寫時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生:寫的時候要注意月字底的第一筆變成了豎。

    生:我來教“幸”字,上面是土,下面是南里面的部分,羊少一橫。

    師:這個字的橫畫比較多,要注意處理好橫畫之間的長短變化。

    生:我來教最后一個字,“離”字上面是一點一橫,中間是個兇,下面是豎,橫折鉤,撇折,點。

    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示范書寫“離”字),下面部分的框體要寬些,把上面的部分——

    生:托起來。

    師:是的。這三個字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書寫時要注意上下部分所占的大小不同。下面請大家打開《習字冊》,認真地描紅、臨寫生字。

    生:認真地描紅、臨寫生字。

    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教后反思】

    感悟之一:溫故知新,發(fā)展思維。

    “既要知新,又要溫故,在學習的過程中,勻出一段時間來溫理以前讀過的,這是個很好的辦法。”

    “溫故知新當然包括知識的鞏固,但是決不等于單純的背誦記憶,而是學生對已學東西的再認識和新探究。”從這些論述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葉圣陶先生是十分重視溫故習舊、溫故知新。我們的閱讀教學應(yīng)注意教學資源的利用。而篇與篇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也是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本冊教材的《識字1》介紹了春節(jié)等四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本課講的潑水節(jié)是少數(shù)民族——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上課伊始,我屏棄以往單調(diào)地認讀詞語的復(fù)習方式,從前后教材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入手,引導學生運用所得知識進行學習遷移:創(chuàng)設(shè)“我當小作家”的情境,讓學生續(xù)寫《識字1》——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編寫關(guān)于傣族潑水節(jié)的詞串。一石激起千層浪,他們競相參與交流。在歡樂的氛圍中孩子們自由地交流著初讀課文后的感受,不知不覺中又復(fù)習了新詞。這個復(fù)習舊知、遷移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是孩子們經(jīng)歷思維訓練、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綜合過程。

    感悟之二:潛心會文,切己品味。

    葉圣陶先生繼承了我國古代學者強調(diào)的“自得”精神,提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

    教師的導要導在點子上。因此,在本課的導讀中,我以媒體課件為輔助,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誦讀,“潛心會本文”,引導他們“遵路”、“入境”、“悟神”,引導他們切己品味、讀中悟情、讀中傳情。通過眼前所讀的文字提取自己的生活積累、調(diào)動自己的親身體驗去再現(xiàn)作者筆下的情景、去體現(xiàn)作者的生動感受。

    媒體課件,輔助導讀。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看,多媒體課件的價值是很大的:能引其觀,誘其思,排其難,激其情。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學生的閱讀實踐更富有情趣:優(yōu)美動聽的傣族民樂回蕩在耳旁,學生們產(chǎn)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已走進了西雙版納;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畫面展現(xiàn)在眼前。尤其是那一段聲畫俱佳的潑水錄象更將教學推向了高潮。學生們在閱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看這段錄象,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感受著歡樂。在他們“讀中領(lǐng)悟情、切己體察情”之后,讓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進入作者的意境、傳達文字的情趣、抒發(fā)自己的感興、演繹文章的旨趣。

    以讀為本,讀中生悟。在信息化的環(huán)境下的“自學導引”中,多媒體課件始終只是一個輔助手段。多媒體不能替代閱讀。第二自然段的末尾講到清水的象征意義,這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設(shè)計時,我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轉(zhuǎn)換,以潑水現(xiàn)場的人自居,將清水潑向自己關(guān)愛的人,送出誠摯的祝福。幸福對于不同的人來說總有不同的含義。通過這樣的一個實踐活動,孩子們對幸福的理解變得更具體化,能體會多少、體會多深已并不重要,我允許他們多元解讀,允許他們見仁見智,允許他們創(chuàng)新求異,關(guān)鍵是去悟自己所能體會的“情”、所能感悟的“理”。多媒體不能替代傳統(tǒng)的教法。第二自然段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你拿瓢往我衣領(lǐng)里灌”,其中的“灌”字是一個生字,要求學生理解。通過幾次的試上,我放棄了起初以媒體課件展示“灌”這個動作的畫面的設(shè)計,最終選擇了以表演助讀的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一個小小的動作喚起了生活經(jīng)驗,準確地詮釋了“灌”字的含義,觀察得真切,理解得透徹。

    感悟之三:以本為本,舉一反三。

    我們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停留在教會一兩篇課文上,而要憑借教材進行教學,一定“要使學生能夠舉一而反三”。如果說這節(jié)課中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是“舉一”的話,那么第三自然段的閱讀就是“反三”。學生們循著讀第二自然段時我指點的路子——“尋找歡樂,感受歡樂”,自己花費心力去摸索門徑——尋找喜慶活動中的歡樂。雖然他們打破了課文的敘述順序,但是將他們找到那些看似瑣碎的“歡樂”穿起來,便是一串閃亮的珍貴的項鏈:他們獲得了真知識,掌握了真本領(lǐng),養(yǎng)成好習慣。

    教材不是終點,“領(lǐng)會教材之質(zhì)與文猶未已也”,“最要緊的是引導學生能舉一反三,‘一’是課文,‘三’是自己閱讀東西。如果說課文的是“舉一”的話,那么本堂課末尾的“實踐活動”——交流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反三”。這個實踐活動在課文與課外讀物(課前下發(fā)了相關(guān)的閱讀材料)、課堂與課外、語文學科與藝術(shù)學科之間駕起了橋梁,引導學生走向綜合、走向生活。

    感悟之四:指點學法,逐漸放手。

    識字和寫字教學是我們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為學生經(jīng)過將近兩個學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積累了許多識字的學法。所以在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shè)計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學。學生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和同學合作:根據(jù)教材上的筆順表,運用以熟字帶生字、說說筆順、區(qū)別形近字等方法來“教學”生字。我從旁加以點撥:作為偏旁時“月”字的細微變化;橫畫多的字筆畫間的分布與變化;容易出錯的筆畫給予提示,并進行示范書寫,以鞏固記憶。從而讓他們經(jīng)歷了一個“自求得之、自我發(fā)現(xiàn)、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

    在這堂課中我覺得依然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不少需要商榷的地方。葉老在著名的《語文教學二十韻》中開首就說:“教亦多術(shù)矣,運用在乎人。”教育和教學的成敗得失關(guān)鍵在于教師。今后的日子,我將以課題研究為平臺,探究更優(yōu)化的教學方法;蛟S,歡樂地教、歡樂地學,將歡樂進行到底,才是我教學應(yīng)該追求的意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