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亢美
【閱讀導語】
這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靳家彥在廣西“2004漓江之春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新理念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上的一節(jié)閱讀教學課。這節(jié)課在體現(xiàn)教師的角色轉變、對學生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凸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tǒng)一等方面尤具特色。
(教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師:讀得很好,F(xiàn)在我請你們再讀課題,如果要突出英雄人物,該怎樣讀?
(以下先指名個別讀,評價后再齊讀。)
生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師:如果要突出事件,該怎樣讀?
生2: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師:如果要突出人物的精神,又該怎樣讀?
生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師:如果要突出你懷念的心情,又可以怎樣讀?
生4:(緩慢、深沉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師:此時此刻,我們高聲地歌頌英雄,又該怎樣讀?
生齊:(聲音高亢、激昂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師:這便是“品讀”(師板書“品讀”,并析解其義。)
【“品讀”是閱讀教學中“讀”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者讓學生依據(jù)語境和語意的重點讀出其邏輯重音,這樣的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技能和技巧,同時又把學生對文本和人物的情感體驗有機地結合起來。】
師:讀書要一字一句地讀,讀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板書“感受”,并析解為“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再讀課文,看看哪一段深深地打動了你,撥動了你的心弦,然后就站起來讀那一段。
【讓學生自由地選擇深深打動自己的語段來讀,充分地凸顯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自由讀約5分鐘后,兩三位學生均選讀“巨大的響聲震得地動山搖……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上空迎風飄揚”的語段,教師引導同學們進行“讀”的評價。)
生1:他們把激情讀出來了。
師:請你也“激情”地讀最后一句“勝利的紅旗……”
生1:(滿懷激情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上空迎風飄揚!”
師:哪四個字讀得最好?
生齊:迎風飄揚。
師:大家就像他那樣,充滿激情地讀。
生齊:(動情地)“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上空迎風飄揚!”
師:讓我們所有的人仿佛都看見紅旗在風中獵獵地飄揚。(師表情豐富,揚手如旗地示范朗讀,在老師的激情感召下,全體同學豪情滿懷地高聲誦讀“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上空迎風飄揚!”這情緒同時也感染了全體聽課的教師,全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品讀”如何讀出真情,讀出實感,如何由個別的感情朗讀擴展到群體的感情朗讀,這是當前“以讀代講”教學研究的重點。教者在這里運用積極的民主性評價以及揚手如旗、動感十足的體態(tài)語示范朗讀,使品讀真正地“品”出了“味”來,而且這種“味”最后是群體“品”出來的。】
師:讀得真好!隆化中學是敵軍司令部所在地,請看這個“隆”字的筆劃怎么記?
(教師提示“隆”字最難記的是右邊折文頭和“生”字中間有一小橫,識記了它則不會寫錯。當教師提出,如果這樣識記的話,第二天默寫都能寫出來嗎?學生齊聲回答“能”。)
【注重字詞句基礎知識的教學是靳家彥老師一貫的教學特色,在以下的教學片段中我們還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語文的“雙基”什么時候都不能弱化和丟棄,離開了“雙基”,語文課將不成其為“語文”課!
師:全文九段,為什么你們選這一段來讀?
生1:這一段寫的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取得勝利的結果。讀這一段使我感慨萬分。
師:說得好。你的發(fā)言也使我“感慨萬分”。
【以其人之語來評價其人之言,這樣的評價既有個性特點又頗具幽默感。】
(多位同學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并進行感情朗讀。一生在朗讀“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一句時氣力欠足,教師啟發(fā)他要“用盡力氣高喊”,并想像就在戰(zhàn)場上召喚著戰(zhàn)友們一樣。在教師的指導下,該生終于用盡力氣地“高喊”了出來,然后又分別請了五位同學“高喊”,最后全班同學齊聲“高喊”,感情達到了高潮。)
【引導學生根據(jù)人物語言的提示語(“用盡力氣高喊”)進行感情朗讀,這樣的朗讀指導自然是切實有效的,而一般的教師對此常常注意不夠。】
(教師根據(jù)學生所讀的語句順勢引出了“昂首挺胸”一詞,并運用語素分析法,引導同學們逐個地理解“昂”、“首”、“挺”、“胸”四個語素的意思,并提示易錯的筆劃,然后再組合起來理解整個詞義,并強調,理解詞語首先要分解語素理解本義,然后再結合語境理解它的文中義。爾后讓同學們反復背讀該詞,并提出回家后不許抄寫,明天早上就默寫“昂首挺胸”這個詞語,當教師問同學們能否寫出時,大家充滿信心地回答“能”。)
【“昂首挺胸”一詞采用語素分析法,先分解語素,再組合理解;先析解本義,再理解文中義,這樣的解詞法無疑是很好的。遺憾的是至今仍有相當多的語文教師僅滿足于學生對詞語粗略的感知,未能先分解后綜合。長此以往,學生對語詞(特別是重點詞)的理解只能始終處于僅僅知其大意的朦朧階段,這樣的教學是難以切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
(教師鼓勵同學們學習要有自信心,一再強調教師與同學是朋友關系,并與一生互認“小朋友”和“大朋友”。)
師:董存瑞“昂首挺胸”地站在什么地方?
生:站在橋底中央!
師:站在橋底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站在橋底的“中央”?
生:因為董存瑞怕炸不毀暗堡。
師:為什么站在橋底中央就可以炸毀呢?
生:因為橋底的中央就是暗堡的中央。
師:對,爆炸力能發(fā)揮到極致。除了站在橋底“中央”外,還有其它有聯(lián)系的詞語嗎?
生: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藥包的“托”字。
師:為什么用這個“托”字?如果把“托”換成“舉”、“拿”、“挺”行嗎?為什么?
(教師引導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通過詞語的辨析和品味,“托”與“舉”、“拿”、“挺”不同動作的演示比較,學生加深了對“托”字含義的理解。)
【運用換詞比較的方法進行詞語的品味,使本課語言訓練的特色愈加濃重。】
生:……所以,只有“托”起炸藥包,使它緊貼橋底的中央,才能把炸藥包的威力發(fā)揮到極致。
師:說得真好,剛才我說話時用上了“極致”這個詞,你馬上就學著用上了。這就叫——
生:學以致用。
【當前課堂上流行著一種千篇一律,毫無個性的“頂呱呱,表揚他”的評價方式,一些學生雖然受到了老師的表揚,然而,究竟好在哪里連自己也不清楚,久之,這種廉價表揚就變成了例行的套話。在這里,教者摒棄了套話式的抽象評價,采用的是極具個性特點的具體評價。試想,學生聽到了老師表揚自己能用上“極致”且是“學以致用”時,他心里是多么的高興,與“頂呱呱,表揚他”相比,其激勵效應自是不言而喻的了!
(教者還對董存瑞最后為什么“猛地一拉”等語詞進行了討論,使大家認識到董存瑞此時已經(jīng)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教者最后引導大家著重領會這段里“托著”、“頂住”、“猛地一拉”、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等關鍵詞語并進行感情朗讀,強調讀時要語速稍快,語氣堅定有力。)
(學生感情朗讀)
【在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比較品味的基礎上,再次凸現(xiàn)相關聯(lián)的這些詞語,使品讀有了情感的根基,這樣的感情朗讀才有可能真正地讀出感情!
(以上是第一課時,往下是第二課時)
師:所有同學們都起立,老師和你們一起背誦這一段。
(師生共同背誦“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為了新中國,沖!”這一大段。)
師:之前沒有背過,為什么這一大段一下就能背下來了呢?
生1:因為董存瑞舍身為國的高貴品質深深地打動了我,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背誦下來了。
生2:我很敬佩董存瑞的那種舍生忘死的精神,所以我很快就背了下來,再就是我看了老師寫的板書,它幫助了我記憶。
生3:還有老師的教學水平高,所以我很快就能背出來了。(眾笑)
師:主要還是你們學習態(tài)度非常認真,除了情感和老師板書的詞語提示之外,從上課到現(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讀了很多遍了,所以很快就能背了下來。謝謝你們。
生4:背得快的原因一是我被董存瑞的那種英雄氣概所折服,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老師剛才認了我是他的朋友,如果背不出來,就對不起朋友。(眾笑)
師:哦,你很講義氣,為了朋友而努力地背誦,這就叫“親其師則信其道”。不過,我們學習可不能僅是為了老師這個“朋友”,而是為了我們將來長大后更好的學習和工作。
【“感悟——積累——運用”是語文教學的三步曲。積累與感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從上述學生的回答至少可以使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感悟是積累的基礎,積累的主要形式是背誦。背誦如何才能背得快呢?學生“親其師”才背得快;學生對文本感興趣才背得快;理解了主要語詞的內蘊才背得快;把關鍵詞勾連成記憶的線索才背得快!
師:這一段大家能背下來了,還要能有感情地朗讀。下面聽老師讀一次。
(教師感情范讀,然后師生動情齊讀,聽課的教師也受到了感染,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師:一定要炸毀這暗堡嗎?
(教師由這一話題引發(fā)同學們對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前夕敵人暗堡里噴出六條“火舌”封鎖了我軍前進道路的嚴峻形勢的理解和討論,并著重抓住“封鎖”一詞體會戰(zhàn)場上戰(zhàn)斗形勢的激烈和嚴峻,教師還板書“封鎖”一詞,強調學生識記其筆畫,特別提示“封”字左邊上下兩個“土”,下面的“土”下橫要變寫為斜提;“鎖”字的右邊與“頁”字作了比較,然后連讀三遍該詞。)
【理解內容與品味關鍵詞語始終相伴而行,凸顯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tǒng)一。】
師:同學們說得對。敵人的暗堡封鎖了我軍前進的道路,所以必須得炸掉它。面對這一艱巨的任務,董存瑞在連長面前是怎么表示的呢?
生1:“連長,我去炸掉它!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2:因為敵軍的暗堡已經(jīng)封鎖了我軍前進的道路,形勢很緊迫,所以我讀的語氣必須十分急促,這樣才能讓連長立刻同意“我”去炸毀敵人暗堡的請求。
(先后有多位同學讀,教師均要求說出為什么這樣讀的理由。)
(教師強調要把仇恨、迫切、堅決、果斷的語氣讀出來。教師范讀,學生感情朗讀,語氣緊迫,情真意切。)“
師:按照這樣的讀法,想想郅順義說的話(“連長,我掩護!保┯衷撛趺醋x?
(先后有四位同學感情朗讀。一生讀“連長,我掩護”時多加一“去”字變成“連長,我去掩護”,教師指出后讓該生再讀,并鼓勵說“你再讀一次,我可愛聽你讀了”。在老師的鼓勵下,該生越讀越好。)
【在“我可愛聽你讀了”的個性化評價下,這位學生怎么會不越讀越好呢?這再次驗證了這樣的教育理念——具有個性特點的激勵性評價才是最具激勵性的!
師:下面男同學讀董存瑞的話,女同學讀郅順義的話,看誰讀得好。
男生:“連長,我去炸掉它。”
女生:“連長,我掩護!
(先男女生分讀,而后又換讀,最后又齊讀。)
師:讀得多好啊,真是擲地有聲!
【運用分合和轉換的朗讀方式極具競爭性,這樣的朗讀方式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
(讓學生默讀董存瑞在戰(zhàn)友的掩護下沖到敵人暗堡的段落,然后讓學生說出這一段哪一處使自己最感動。多位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教師根據(jù)師生學習討論的內容,形成了如下的詩句板書:
封鎖前進路
“我去炸掉它!”
戰(zhàn)友作掩護,
猛沖到橋下;
舍身炸暗堡,
紅旗映隆化!
(教師強調課文內容由以上部分組成。學生高聲誦讀詩句式板書。)
【讀書要由厚讀到薄,方為長進。由較長的文句到簡潔的詩句,真的是書越讀越薄了。】
(播放故事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電影片斷,畫面情節(jié)感人,教師解說動人。播放結束后,教師談到了去年暑假到了河北隆化,看到那里原來的中學現(xiàn)已改名為存瑞中學,還建了一所小學,叫存瑞小學,在小學校的操場上,高高地豎起了一座紀念碑。教者要求同學們把自己內心深處最想說的一句話寫出來,作為董存瑞烈士紀念碑的碑文。寫完了還要練習感情朗讀,讓每個人聽了以后都深受感動。)
(以下是部分學生寫后念讀的內容。教師評價略。)
生1:董存瑞叔叔,您舍己為人,熱愛祖國,您不愧為一名英雄!
生2:董存瑞叔叔,你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生3:董存瑞叔叔精神永垂不朽,光照千秋!
生4:董存瑞叔叔是為了新中國才尸骨無存的,你不愧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
…………
【播放故事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影像片段,擴展了課程資源,把情感的高潮推向了更 高的波峰。讓同學們?yōu)榇嫒鹦W所立的董存瑞烈士紀念碑撰寫碑文及以下的寫“讀后感”的作文訓練,把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師:同學們說得多好!董存瑞叔叔的高尚品質,會永遠地激勵我們更好地為祖國而學習和工作。
這節(jié)課我們沒有分段,也沒有概括段意,更沒有歸納中心思想。但是,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課文內容,每人都把自己的心聲表達出來了,實際上也已經(jīng)感悟了本文的中心思想,真切地受到了教育。
請同學看黑板,我給題目加上書名號,把“品讀”的“品”字擦掉,就變成了——讀《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師由此引出了寫一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讀后感”的作文要求。如果寫其他的英雄人物或者革命領袖的文章也可以。)
(下課)
【總評】
綜上所述,靳家彥老師這節(jié)閱讀教學課最主要的特色是:
1、建立了一種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教者在接觸學生以及課堂教學中,始終強調師生之間就是一種友好的朋友關系,正是這樣的一種角色定位,所以,教師的言談舉止無不充滿著對學生的關愛。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因此,要求學生背誦時學生就會想到一定要認真地背讀,如果背不出就“對不起朋友”!坝H其師則信其道”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2、運用極富個性的激勵性評價。當學生說讀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跡使自己“感概萬分”時,教師則順勢評價該生的發(fā)言也使自己“感概萬分”;在學生讀書有進步時不說“頂呱呱,表揚他”,而是說“我可愛聽你讀了”。個性化的評價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它使學生具體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
3、情感體驗與語言訓練的有機統(tǒng)一。教師動情地說和深情地讀激起了學生感情的共鳴,播放英雄舍身炸暗堡的電影片段更是深深地打動了同學們的心,情感體驗始終相伴其間,人文教育的目標就是從同學們的面部表情和深情的朗讀聲中也已經(jīng)外顯出來;就語言訓練來說更是本課的特色,品詞、品句、品讀,撰寫碑文以及“讀后感”的寫作訓練等,都較好地凸現(xiàn)了語文課的“語文”特質,“人文”和“語文”這兩者始終相伴相生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得到了有機的統(tǒng)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