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讀“衰”為cuī(崔)。似乎這首詩就壓韻了!后來古詩讀多了!覺得這首詩這么讀!這么壓韻是錯誤的。
1985年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衰”的注釋。有四個義項:shuāi。①衰退,衰弱,衰老!妒酚;李斯列傳》“物極則~。”《戰(zhàn)國策;趙策四》“而臣~!雹赾uī。減少。《戰(zhàn)國策;趙策四》“日食飲得無~乎?”(每天飲食沒有減少吧?)③cuī(崔)。等級次第!蹲髠;桓公二年》“皆有等~!雹躢uī(崔)。通“纟衰”。古代喪服的一種!盾髯;禮論》“無~麻之服。”
從詩的意義上看!“鬢毛衰”只能理解為:“[鬢毛衰(cuī)]耳邊的頭發(fā)疏落!辈豢赡苁莿e的意思。
再從詩律方面來看!痘剜l(xiāng)偶書》是唐詩,屬于格律詩,也就是近體詩,除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以外,偶句必須入韻,而且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根據格律詩中絕句減半的特點,《回鄉(xiāng)偶書》如果是首句就入韻,那么通篇都要壓韻的。
正常情況下,我們都讀二句衰(shuai)音,四句來(lai)音,其韻為(ai),由此首句會不會也應該是(ai)韻呢?那么“回”字有沒有“hui”的讀音呢?中國古代的各地發(fā)音本身就不一樣,也很難達到統(tǒng)一,如同“通甲字”一樣,是不是也有“通甲音”。比如徘徊在很多地方讀成徘回,反之回“hui”也有可能讀成徊“huai”音,如同還“hai”讀還“huan”一樣。也許這需要考究一下賀知章先生寫此詩的地點和當時人的語音。
不管怎么說!回“hui”讀成了回“huai”,全詩就通順了,末尾句也壓韻了。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古詩兩首 回鄉(xiāng)偶書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