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君 孫連興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边@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回鄉(xiāng)偶書》,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回鄉(xiāng)時寫下的。當年,賀知章自越州永興乘船,經(jīng)湘湖,北上長安,后考中進士,官至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和秘書監(jiān)。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上,都記載著他是蕭山人,但究竟在蕭山何處,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兩年來,蕭山圖書館特藏部從事地方古籍研究工作近30年的杜永毅,對涉及賀知章的所有古籍都作了系統(tǒng)梳理,并對相關遺地進行了實地踏勘,最終,他考證出賀知章故里應是蕭山蜀山街道的史家橋村(現(xiàn)該村已改名為知章村)。
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杜永毅一共梳理出三條史料。第一是郭倫在《蕭山賦》中寫道:“文筆環(huán)季真宅”,“文筆”即指古湘湖八景之一的文筆峰,季真則是賀知章的字。第二是清代蕭山人張文瑞在《歸厚莊即事》說道:“湖亦有名鄰賀監(jiān),村因不俗近西施。叉魚橋下堪垂釣,文筆峰前好賦詩”。第三是清朝光緒年間手抄本《招德龍圖卷》中論及蕭山二十四座橋名的來歷,其中論述“思家橋”的文字為“皇都得意歸故里,奉旨還鄉(xiāng)思家橋”。從這三點推斷,賀知章的家應該就在文筆峰腳下,且是一個有著“思家橋”的村莊。
根據(jù)實地踏勘,杜永毅欣喜地發(fā)現(xiàn)史家橋村有一個幾畝地的賀家園,園的南面有一條名為“百步禁界”的路。在村里,也有一座“思家橋”,其石刻記載“□學士創(chuàng)始族長相繼懿修”,雖看不清學士的姓,但可推斷是賀知章所創(chuàng),因為蕭山歷代以來能榮膺學士稱號的恐怕只有賀知章一人。此外,杜永毅還發(fā)現(xiàn)當?shù)卮謇镉幸粋關于思家橋的奇怪民俗,就是凡是結(jié)婚的人,特別是嫁女兒的喜轎一定不能往思家橋過,而要繞道過,直到今天,這個民俗依然并行不悖。據(jù)當?shù)乩先苏f,賀知章的母親嫁到思家橋已是二婚,人們不過這個橋主要是出于避忌。
在休博會來臨之際,杜永毅非常希望有關湘湖的宣傳手冊能列入賀知章的相關內(nèi)容,他還認為,賀知章的宅地南臨文筆峰,西瀕三江,北接湘湖,如果開發(fā)成名人故里景點,也是一個提升蕭山歷史人文內(nèi)涵的舉措。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古詩兩首 回鄉(xiāng)偶書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