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石柱縣河嘴小學校 鐘發(fā)全
請看某教師執(zhí)教《在家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看圖說話教學片斷:
師:“圖上有什么人?”
生:“有爸爸、媽媽和女兒(小紅)。”第一個話題學生回答比較順利。
師:“他們在干什么?”課程的預設,是想讓學生說出答案:“媽媽在看電視”。
生:“小紅拿水果給媽媽吃,媽媽夸小紅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生:“剛才吃過晚飯,小紅想外出去玩,給媽媽一個蘋果討好,想讓媽媽放他出去玩!
生:“吃過晚飯,小紅給正在看報的爸爸送上了一個梨子,爸爸笑著說她是一個好孩子。當小紅給媽媽送上一個蘋果時,媽媽卻讓給了小紅!
……
什么是教學預設?教學預設就是對課程教學所做的設計,或“預先設定”,或“預先設計”。它是建立在對教材深入的解讀和對學生準確分析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等所做的方案。教學計劃、教案等都是預設的產(chǎn)物。
什么是教學生成?教學生成的全稱應是“課堂動態(tài)生成教學”,即課堂目標的實現(xiàn),是在由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老師同學生與教學資源等多種因素間,相互促進知識與能力、思維與習慣等建構的一個教學過程。教學生成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
教學預設和生成性教學,都屬新課程改革中的課程實施范疇,焦點在課堂教學,關鍵在教師主導地位發(fā)揮作用。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導地位失落,或重生成淡預設,或重預設淡生成,甚至課堂教學的預設與教學生成過程相抵觸,讓教學走向?qū)擂沃录,屢見不鮮。
第二個話題,從圖上能直觀的看到是女兒正在拿水果給爸爸媽媽吃,學生“說不出”教師預設的答案,這也很正常。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媽媽、兒子和水果之間去了。課堂上這位老師顯然不滿意學生大同小異的回答,這才有連續(xù)叫幾個學生回答。這只能說明這位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呆板,教學心思不細膩,心中沒有學生只有預設,不善于捕捉學生心理,沒有關注教學細節(jié)處理,過分關注教材內(nèi)容,關注如何完成設計。如此的課堂怎能不失去生機。此時,這位教師只要有教育機智和心中真正有新課程的理念,是能夠化化腐朽為神奇的。如果真想讓學生說出文中的句子,其實也很容易,教師只要手指圖上的“電視”和“媽媽”,學生就能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
從這個教學片斷看出,老師駕馭課堂時發(fā)揮“主導”的重要性。這堂課的問題就出現(xiàn)在沒有處理好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之間的矛盾上。學生雖未說出老師預設的答案,但表達遠遠超過預設中的水平,教師只要抓住這個閃光處給予表揚,讓學生品嘗成功的樂趣,效果可能更好。
“預設”的終點是“生成”的中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背珜榻虒W生成而預設。教學需要為生成而預設。只要充分發(fā)揮了“導”在兩者間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解決好兩者之間的問題。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性教學之間,實為已知與未知的關系,理想狀態(tài)與意外因素之間的關系,主體信息和多元信息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中應充分發(fā)揮好教師的聰明才智和主動性,盡可能使教學設計適應千變?nèi)f化的課堂,盡可能使課堂變化的措施大都能在預設之內(nèi)。課堂教學中也應根據(jù)復雜的課堂生態(tài),調(diào)整教學目標,改變教學重點,變換教學策略和調(diào)整教學過程。
“預設”和“生成”是教學中的一對矛盾,只有讓“預設”和“生存”共舞,才能讓學生在生成性教學中完成教學預設,才能充分體現(xiàn)教育的創(chuàng)新,這樣的教學才可說是一種師生生命歷程中教育智慧體現(xiàn)。當生成與預設不盡一致時,教師的“主導”應順著學情而導,而不是糾纏不放,既浪費時間又沒有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在發(fā)揮教師主導時,可以讓在學生在需求中“生成”,“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可以讓學生在嘗試和探究活動中“生成”,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義學習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在對文本的多元解讀中“生成”;可以讓學生在師與生、生與生的對話中“生成”;可以讓學生在適度拓展中“生成”;還可以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中“生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