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實驗小學 蔣秀明
口語交際《春天在哪里》是人教版第二冊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唱一唱,說一說,畫一畫美麗的春天,培養(yǎng)其觀察和口語交際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進行本課教學活動時,我從整體考慮,將語文綜合性學習貫穿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歌唱、描繪及與其他學科相融合的方式來感受春天的美好。其教學流程如下:
第一部分:課前讓學生與父母一起走進大自然找春天。
第二部分:自由交流課前找到的春天景物。
第三部分:觀看有關春天景色的錄像,感受大自然的無限魅力。
第四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描繪春景圖。
教完本課,我對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教學頗有體驗:
一、 春暖花開,激趣
一定的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fā)思維與口語表達的環(huán)境條件和動力源泉。教學中模擬社會生活交際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氣氛中“情動而辭發(fā)”,產(chǎn)生交流欲望,自由地參與。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發(fā)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是創(chuàng)設物境:
課前,我和學生商量: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細心的小朋友你覺察到了嗎?當時學生興趣盎然,可是春天到底有哪些變化,他們只知道點點。興趣激起來了,我順勢又和他們協(xié)商:你們利用兩天的雙休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春天,好不好?學生聽后,欣然同意,都躍躍欲試。果真,同學們的表現(xiàn)令人驚喜,有的帶來了采集的鮮花、新芽、小蝌蚪,有的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畫了下來:柔柔的柳條、嫩嫩的新芽、放風箏的小朋友……還有的寫了日記。這個情境是學生生活的再現(xiàn),有物有意,一下子激起了學生說話的興趣。
二是創(chuàng)設圖境:
一段春暖花開錄像,一組春天象征的美麗圖片。美圖美景強烈地刺激著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學生想說、樂說、有話可說。瞧,他們說出了多么鮮活、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話語:
生: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從土里悄悄地鉆出來。
生:春天來了,青蛙醒了,它也想來看看春天的美景。
生:春姑娘來了,粉紅的桃花開了,好像小姑娘綻開的笑臉。
……
三是創(chuàng)設情境:
師:梨花白桃花紅,草兒綠鳥兒唱,春天真美呀!但是老人院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看不到這美麗的春天,小朋友想想該怎么辦?
(學生議論紛紛,有人想出了畫畫、說畫的主意。)
師:好主意!老師這里有幾幅春景圖,大家先來練練。
(重點指導一圖,剩下的分小組賽說,說得好的星期天去老人院參加“送春天”活動。)
如此設境,學生的交際有了對象,同時說的方式也激起了學生說好的愿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打開話匣,教學活動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潤物無聲,誘說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等要求;谶@一理念,課堂上注重采取多種形式,特別是全班參與的形式,讓每個學生參與其間,在動態(tài)的交際實踐中反復經(jīng)歷、體味,提高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和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條理性,獲得真知,增強能力,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交際態(tài)度。
這節(jié)課,我給予學生充足的交際的時間和空間,提供多次機會讓每個學生有充分地“說”的時間,自由地“說”的空間。如課始,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找到的景物;課中開展興趣盎然的小組賽說,激勵學生相互合作;課尾,把春景圖說給大家聽等。這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群體互動的綜合性學習真可謂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三、 爭芳斗艷,導評
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墩Z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明確指出:“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使學生不斷得到激勵,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在本課的實踐活動過程中,我特別重視評價的激勵作用,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
生:春姑娘來了,桃花、梨花、野花都開了。春天多美呀!
師:說得好,又簡潔又明了。你要是把顏色說進去,春天更美了。
生:我畫的是春雨圖,春雨沙沙地下,小草偷偷地探出小腦袋,桃花露出紅紅的笑臉。
師:你畫得美,說得更美,我真想到你的畫中游一游。如果你能在畫中增添一些富有生命力的人或動物就更有生機了。
又如在小組賽說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對本組隊員的發(fā)言進行補充、修改,對其他組隊員的發(fā)言進行評價,課堂氛圍特別活躍。這樣,在自主評價中,學生聽的能力、說的能力、合作意識等都得到發(fā)展,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個個“爭芳斗艷”,各展異彩。
四、 春華秋實,拓展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活動課訓練的廣度不應局限在課堂,要引導學生從教室這個小課堂走向生活的大課堂,在生活中實踐、積累、發(fā)展、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這節(jié)課,學生從課前找春天,到課上說春天,課后送春天,其實就是一個從生活中來,回生活中去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實踐證明,只有這樣課內(nèi)與課外融合,教學與活動組合,學校與社會溝通,認識世界與鍛煉自主能力結(jié)合,才能為學生打開更多認識世界的窗戶,拓展他們施展才能的天地,讓他們各方面的素質(zhì)都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綜合實踐中得到充分發(fā)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