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水口山鄉(xiāng)中心學校段英姿】
〖讓“游離者”變?yōu)椤皡⑴c者”〗
讓課堂充滿彈性制定彈性的教學目標,既要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達到,即“下要保底”,又要為基礎好的學生創(chuàng)造拔高的機會,即“上不封頂”。因此,教師在提問時,就要考慮問題的難易程度。如果問題太難太復雜,教師可將大題分解成若干小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逐個擊破。
如在教《我選我》中,一個問題把學生難住了:“為什么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師里就響起一片掌聲?”對此,很多學生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就將問題分解為“大家同意王寧當勞動委員嗎?為什么?”兩個小題,學生們照著問題的思路順藤摸瓜,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這樣的分解方法,使每位學生都有能力進行思考,不會因為對問題無從下手而成為“游離者”。同時,教師又要考慮基礎較好的學生,避免他們因對太過簡單的問題不屑一顧而無所事事的情況發(fā)生。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花東鎮(zhèn)中心小學陳清平】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覺得“我能行”〗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教師注重在新課導入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埋藏下創(chuàng)新意識的萌芽。
例如,我教學《我選我》一課時,我出示題目后提問:“你看到這個題目后有什么疑問?”學生爭著說出心中的疑問,有的說:“選自己?”有的說:“他為什么會選自己?”還有的說:“選自己干什么?”我聽了就說:“你們提的問題很好,那么你們能通過學習課文找到答案嗎?”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發(fā)出“我能”、“我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等信念。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動力源泉──自信心,并注重使這種動力持續(xù)在整個學習過程中。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