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浣紗小學 楊金枝
徐老師的《想別人沒想到的》這一堂課在最后一次上之前到我們班來試教了一次。同樣的教案,同樣一堂課在兩個班卻出現(xiàn)了不同的效果。
徐老師在我班試教的時候用了腦筋急轉彎導入,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或許徐老師的題目他們剛好看到過,所以很順利地回答了出來,最后一道題目在徐老師的設計之中沒有能回答出來。而最后一次上課徐老師她們班可能有個題目可能沒有看到過,有點卡住了,徐老師就有點急了。因為腦筋急轉彎如果沒有看到過的話,一般是很難回答出來的。不要說學生,對于我們老師也是一道難題。
徐老師在我班試教的時候,初讀課文,請同學們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怎么樣的事。結果我班的一個同學把這篇課文給復述了一遍,講得滔滔不絕。然后徐老師出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畫師讓三個徒弟(),結果畫師()。有了這樣的提示,同學們很快就能懂得講講課文的內容是要簡潔一點的。此時這一個提示對于同學們是很有幫助的,是恰到好處的。因為在我們班我平時都是訓練他們用自己的話來復述課文的,而用一句話來概括課文訓練得比較少,所以徐老師的這個提示是很有價值的。到了最后一次在自己班里上課,徐老師可能平時訓練得比較多,她班的同學一下子就很好的把課文概括了出來,這次徐老師出示那個提示的話就體現(xiàn)不出上堂課那樣的價值了。
通過這兩點,其實也正說明了,學生的差異使得我們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的實在太多。課堂教學是學生和教師共同的思維過程.教師的思維要超前于學生的思維,要居高臨下,對學生的思維活動要有洞察力和穿透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備課時不僅要備課程標準,備教材,更要備學生.要預想學生在課堂上會提出什么問題,在思考某一問題的時候會有什么偏差,該用什么方法引導,怎樣激發(fā)學生提出什么問題……即使是這樣,課堂上還會出現(xiàn)預料不到的問題。
這時我才真正注意到,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是一個稱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做到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