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中新雙語學校 管俊玲
曹老師執(zhí)教的是人教版第七冊的《搭石》一課,是一篇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文章。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氣息。鄉(xiāng)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強烈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這也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因此,本課的教學主要是通過朗讀,以讀促學,讀中感悟,悟中美讀,層層深化,讓學生感受到,“搭石”并不是普通的、自然的石塊,而是鄉(xiāng)村人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化身。
曹老師與其他青年教師相比,準備課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倉促,用了一天的準備時間。但聽了曹老師的課后,感覺曹老師進步較快。反思曹老師的課堂教學,覺得有以下成功的方面:
1、老師的教態(tài)大方、自然、親切,課堂教學實在,板書設計合理。
2、教學過程設計得比較條理,層層遞進,課堂教學由易到難,對課文的內容做到了升華。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3、語文教學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和體驗,朗讀時曹老師沒有強調朗讀的技巧,而是誘導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感受讀出來。另外,曹老師在本課教學中范讀課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曹老師注重了學生質疑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當然在本課教學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之處:
1、從老師的語言來說,不能做到抑揚頓挫,對學生的評價缺少鼓動性。點撥語言缺少方向性。這些素質的提高也不是一天之功,需要曹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注意和錘煉自己的語言。
2、曹老師的心理素質有待提高,因為緊張導致一些設計好的環(huán)節(jié)忘記,匆匆而過:
例如:老師在讓學生朗讀感動你的句子時,應該稍加點撥。比如大家找了這么多感動你的句子,你覺得這些感動都少不了誰?(搭石)是呀,就是這些普通的石塊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課文讀到這里,你覺得這是一道什么樣風景?(美),板書“美”在日常生活中這些美的東西我們是怎樣發(fā)現的?(用眼睛看、耳朵聽、用心來感受)美的東西要靠我們用心來體會,板書“用心”下面就用我們的心靈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美,請大家默讀課文2~4段,在大家感受到美的句子旁邊用一個詞語或一個簡短的句子寫出你感受的美。
又如:當學生匯報完感受到的美時,老師應該問:課文讀到這里,你覺得這還是一些普通的搭石嗎?談談你的觀點。通過剛才的感悟、理解,學生一定會說出這已經不再是普通的石塊,應為在這些搭石上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引出課文的最后一段,讓學生體會到搭石任人踏,任人走的這種品質正是鄉(xiāng)親們的美好品德。作者借助于普通的搭石來贊美鄉(xiāng)親們
再如:學生在談感受到的美時,老師的引導不是很到位,例如:當學生提出我感受到了人們的行為美、動作美,老師應該緊問一句:那些行為、動作讓你感受到了美?讓學生說,然后再讓學生讀。
最后,祝愿曹老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磨練自己,早日成為優(yōu)秀老師。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