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茫茫的海洋世界里航行時,往往可以聽到一種神秘莫測的美妙歌聲,這種歌聲在古希臘史詩《奧德賽》中被充分渲染為迷人的“海妖之歌”,后來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海洋中的神秘“歌手”就是座頭鯨。它的歌聲非常響亮,有時在80公里以外都可聽到那深沉的低音符。歌聲由“象鼾”、“悲嘆”、“呻吟”、“顫抖”、“長吼”、‘喊喊喳喳’、“叫喊”等18種不同的聲音組成,節(jié)奏分明,抑揚頓挫,交替反復,很有規(guī)律,彼此聯(lián)接成優(yōu)美的旋律,各首歌持續(xù)的時間一般可長達6~30分鐘。令人吃驚的是,它的歌唱不是使用聲帶而是通過體內(nèi)空氣流動來發(fā)出聲音,就好像憋著氣唱一段歌劇選曲一樣。其實,唱歌是雄獸繁殖儀式的一個組成部分,洪亮動聽的歌聲可以使雌獸從幾十公里以外趕來,彼此結成伴侶,繁殖后代。繁殖季節(jié)一過,就可能一連幾個月也不唱。
座頭鯨在同一年里都唱同樣的歌,但每年都更換新歌,兩個連續(xù)年份的曲調(diào)相差不大,都是在上一年的基礎上逐年增添新的內(nèi)容,這說明它能記憶一首歌中所有復雜的聲音和聲音的順序,并儲存這些記憶達6個月以上,作為將來唱新歌的基礎,這也是說明其智力的一個證據(jù)。在唱新歌的時候,音節(jié)的速度要比舊歌來得快,往往是取其頭尾,省略中間部分,很象人類語言的進化過程。生活在不同海區(qū)的、不可能相互接觸的座頭鯨唱的歌是不一樣的,發(fā)出的聲音有明顯的差異,說明這些歌聲是每個種群獨自遺傳給自己的后代的,但有趣的是所有歌聲的變化卻都遵守同樣的規(guī)律,而且具有同樣的結構,這與不同地域生活的人類所形成的方言非常相似。例如,每首歌中大都包含著6個主旋律段,即帶有幾個完全相同或稍有變化的樂句的6個樂段,每個樂段又包含2~5個音節(jié)。在任何一首歌中主旋律段出現(xiàn)的次序都一樣,雖然有時會漏掉一個或數(shù)個主旋律段,但剩下來的主旋律段永遠還是按預定順序進行。
座頭鯨的大腦相當發(fā)達,比人的大腦要大5倍多,同樣不容忽視的是大腦的溝回形狀也與人的一樣,很可能是高智力型的。它不僅會歌唱,而且所唱的曲調(diào)是動物世界里最復雜的歌,是真正的“樂曲”,這種歌聲像是廣闊而快樂的合唱,從海洋里傾吐出來,洋溢在海面上,使整個海洋成為一座歡樂的音樂宮殿,充滿著雷鳴般的回鳴,匯集成一曲輝煌的海洋交響樂。如果將它歌唱的錄音加快到數(shù)倍速度播放,更是宛嗡動人,精采紛呈,所以人們稱座頭鯨為動物世界里最出色的歌手。它的歌聲業(yè)已被人們錄制成唱片,同古典和現(xiàn)代音樂放在一起供人們欣賞。
但是,這種動物很可能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聲匿跡了。大約100年前,座頭鯨曾棲息于世界各大海洋中,由于動作緩慢貪戀近海岸地區(qū),也就成了人們極易捕捉的目標,有時一只座頭鯨被捕捉后,它的伴侶和幼仔常?偸窃诟浇腔,戀戀不舍,因而也一同被獵捕,所以它與其他巨鯨一樣,經(jīng)過人類的大量捕殺之后,使數(shù)量銳減。到1966年座頭鯨被列為保護物種的時候,它在世界上的總數(shù)只剩下4000只左右了,大部分生活在太平洋一帶。所以,為了使座頭鯨得到更好的保護,必須加強保護工作,以免這樣美妙的動物和它美妙的歌聲從地球上永遠消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