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濟源市濟水街道辦事處西關學校 楊小芬
【教學片斷】
師:是啊,不光是“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當作者已是人到中年,當她已是人在臺灣,可能會產生更多的人生感觸。比如,當她再一次想起那掛在駱駝脖子上的鈴鐺,當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駱駝肚皮底下的長長的毛,當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時那滿腦子的問題,她可能會怎么說?將作者想說的話寫在這一段文字的后面。
生寫話,師巡視;交流:
生:童年時代的我,竟然是那么傻,那么天真,思想是那么簡單,那么幼稚,F(xiàn)在想起這些往事,還是感到很有趣!
生:童年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要去好好珍惜,它會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生:小時候的我真是太稚氣了,現(xiàn)在我不會再問這些問題,但我相信,它會成為我童年記憶中的一顆珍珠。
生:雖然童年的往事很有趣,但畢竟已經過去了,我再也不能回到童年,與其一直懷念那段時光,還不如將那段回憶珍藏起來,去迎接將要到來的日子!
師:所有從前做的傻事都不會再做了,所有童年時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會再有了,那滿腦子的問題現(xiàn)在也不會再問了。就像那位同學所說的,現(xiàn)在再回想起過去的那些,心里掠過一種淡淡的感傷。
師板書:
淡淡的感傷
師:但這種感傷不是痛哭流涕,我們剛才甚至一直在笑著談、笑著讀這些文字,這種感傷是那么淡,那么輕,就像一縷煙,流動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在這淡淡的感傷背后,我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什么?
生: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師:是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師板書:
深深的懷念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來感受這一份淡淡的感傷和深深的懷念。
生齊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師:冬陽下的駱駝隊緩緩地走來了,走來了,響著悅耳的駝鈴聲,這一切是作者無數(shù)次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畫面,是作者關于童年生活最為清晰的記憶。我們還記得課文的題目嗎?
生齊讀:冬陽·童年·駱駝隊.
師:再來讀一讀,讀出作者的這一份淡淡的感傷、深深的懷念。
生深情地,舒緩地:冬陽·童年·駱駝隊。
師:真好。在作者的記憶當中,這一幅畫面已經成為作者童年生活的象征。品讀此文,我們就像是在靜靜地品嘗一杯淡淡的清茶,又像是在欣賞一朵淡淡的小花。我們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那份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情。如果我們有第二個童年,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也許我們就不會有這么多的人生感觸。可是,每個人都要長大。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也許這種感受對作者來說太值得珍惜了,所以被寫進了小說里,后來又被拍進了電影里。這就是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你們想讀嗎?
推薦:小說《城南舊事》;電影《城南舊事》。
【教學反思】
林海音的《冬陽·童年·駱駝隊》,平實質樸的言辭下,一種非喜非憂、非傷非怨的情緒縈繞其間,文章雖好,但對于小學生卻不太容易領悟得深刻,正如孩子們往往更喜歡碳酸飲料而不是茶一般。在這一課中,我在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反復朗讀品味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寫片段練習,讓學生充分的交流。學生站在未來的立場,審視著作者的也是自己的童年,傾吐出一段段對往昔的珍惜和留戀,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
為了把語文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我在結尾的時候,用深情的語言向同學們推薦了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之后幾天里,我就發(fā)現(xiàn)班里出現(xiàn)了好幾本《城南舊事》,我想,我的目的達到了。孩子們,在書的世界里感受生活,認識名人,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