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qū)龍灣屯小學 鄭玉玲
【教材分析】
課文以第一人稱寫成,寫的是“我”多年前觀看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一個少年表演頂碗,第一次表演失敗了,第二次,碗又掉了下來,在老者的鼓勵下,少年又鎮(zhèn)定下來;第三次,終于把碗穩(wěn)住了,掌聲不約而同地從每個座位上爆發(fā)出來。這件事情給“我”一個啟迪: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挫折,也不要退卻,有時候再堅持一下就會獲得成功。
【學生分析】
這個故事通俗易懂,讀起來不難理解,但是學生很難體會出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吧礁F水盡的絕境”“冰天雪地的嚴寒”對這樣詞語的理解,學生不能很好的與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體會。
【設計理念】
《課標》中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學生質疑,師生共同擬定學習方案。(建議學習方案:默讀課文,思考:頂碗少年為什么最終能夠獲得成功?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寫寫批注。自擬學習方案:為什么說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提示:可以從對碗的描寫,以及少年、觀眾的表現(xiàn),畫一畫有關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寫寫批注。)將兩個學習方案相融來學習課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1個多音字“屏”)及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擬定進一步學習的方案。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注意“屏(bǐng)住氣”“肩胛(jiǎ)”“頹(tuí)喪”“渺(miǎo)茫”
2、聽寫:
驚羨、鞠躬、啟迪、座無虛席、驚心動魄、艱難曲折、不知所措。
3、提出并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文中指頂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動,留下深刻感受。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文中形容觀眾沉浸在優(yōu)美的雜技表演之中。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學:
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想知道的?在書上做個標記。
2、匯報:
⑴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略)
能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許多年前“我”看過一場雜技演出,一個少年在表演頂碗時連續(xù)兩次都失敗了。當臺下一片混亂時,劇團的一位老者及時鼓勵了頂碗少年,使他的第三次表演獲得成功。這件事給“我”一個重要的啟迪:“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⑵提出不懂的問題:
存疑置后處理的問題預計有:
頂碗少年為什么能獲得成功?
為什么說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四、明確進一步學習的方向
1、擬定進一步學習的方案:
學生自擬后師生交流,形成建議性學習方案和自擬學習方案。
學案一:默讀課文,思考:頂碗少年為什么最終能夠獲得成功?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寫寫批注。
學案二:為什么說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提示:可以從對碗的描寫,以及少年、觀眾的表現(xiàn),畫一畫有關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寫寫批注。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頂碗少年為什么最終能夠獲得成功?
2、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或者生活實際,體會“我”所受到的啟迪。
3、能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4、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挫折,不要退卻,有時候再堅持一下就會獲得成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頂碗少年為什么最終獲得了成功?是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弄懂的,也是同學們想探究的問題。我們一起擬定了學習方案:
建議學習方案:默讀課文,思考:頂碗少年為什么最終能夠獲得成功?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寫寫批注。
還有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疑問自擬了學習方案:為什么說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提示:可以從對碗的描寫,以及少年、觀眾的表現(xiàn),畫一畫有關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寫寫批注。
請同學們按照自己擬定或選擇的學習方案自主探究。
二、自主探究、因需合作
三、共議交流
我們用建議學習方案作為大家共議交流的主思路,用自擬學習方案學習的同學也要注意隨時參與進來。
少年成功的原因:
1、堅韌不拔,不怕失敗的精神:
⑴相機出示:
臺上卻沒有慌亂。頂碗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少年很沉著,不慌不忙地重復著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么輕松優(yōu)美,緊張不安的觀眾終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①抓住“歉疚”體會他對觀眾的歉意和內(nèi)疚,抓住“不失風度”“不慌不忙”體會少年對自己的表演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進而體會出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質。
②師引導:
第一次表演的時候,少年是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失誤的?說說你的感受結合觀眾的表現(xiàn)體會少年的不怕挫折。
⑵少年滿懷信心地開始了第二次頂碗表演:又到了最后關頭,碗又厲害地搖晃起來,此時此刻,你希望……
①指導學生談感受。
②讀一讀“碗,又在他頭頂上厲害地搖晃……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可是……碗,又掉了下來……”(相融自擬學案)
③相機出示:
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年鎮(zhèn)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將“呆呆地”“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變色,體會少年此時的沮喪、勇氣銳減。
抓住“鎮(zhèn)靜”感受少年經(jīng)受起了失敗的考驗,經(jīng)歷了兩次失敗,少年并沒有被嚇倒,正準備開始第三次頂碗表演。
2、老者的鼓勵與指點:
少年前后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一位矮小結實的白發(fā)老者從后臺走到燈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臉上微笑著,并無責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然后撫摸著少年的肩胛,輕輕搖撼了一下,嘴里低聲說了一句什么。
⑴將“微笑”“撫摸”“輕輕搖撼”變色,說說老者的這些神態(tài)、動作給少年帶去了什么?體會老者的寬容、鼓勵和關愛是多么重要。
⑵音樂第三次奏響了!優(yōu)雅的樂曲不再顯得那么輕松,我們更不想聽到白瓷碗再次打碎的聲音,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⑶讀一讀“當……劇烈地晃動起來……終于把碗穩(wěn)住了……”(相融自擬學案。)
3、良好的技術功底和心理素質(前兩點已體現(xiàn))。
給我的啟迪:二十多年過去了,少年的表演“我”仍然記憶猶新。尤其是……
⑴相機出示:
當我迷惘、消沉,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那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打碎的聲音,便會突然在我耳畔響起。
①金邊紅花白瓷碗打碎的聲音,讓“我”想到了……(找到“他不會在艱難曲折的人生和藝術之路上退卻或者頹喪。他是一個強者。”說說他強在哪?)。
②將“金邊紅花白瓷碗”變色,找一找,文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了解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特定詞語反復的出現(xiàn),不僅沒有讓人感到重復,反而使人加深了印象。)
⑵相機出示:
是的,人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風——這就是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①將“山窮水盡的絕境”“冰天雪地的嚴寒”“柳暗花明”“溫暖的春風”變色,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說說。
②根據(jù)提示試背誦。
4、小結:
在今后的歲月里,我相信大家一定會記得這位頂碗少年帶給我們的啟迪。更相信大家再遇到困難或迷惘的時候,都會振作起精神,勇敢的去拼搏!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獨立完成一項對于自己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記下克服困難的經(jīng)歷。
【板書設計】
頂碗少年
頂碗──失敗──失敗──成功
少年──不放棄──勇于拼搏──強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