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
1、關(guān)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聊齋志異》選本上將此文的體裁定為散文,這是正確的,因為它不僅寫出了山市變化莫測的景象,而且表達了目擊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賞。但從初學者學習的需要來看,倒無妨把它看作一篇描寫性的說明文,因為作者的意圖是用描寫的手段來說明這種自然景象由生到滅的全過程。如果我們確認這一點,那就要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再造想像力,讓學生根據(jù)作者的描述在自己的頭腦中再造出山市的景象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如下一類問題:
孤塔的底部在什么地方?周圍有哪些事物?
城上有樓嗎?你看見城中的街道了嗎?
危樓上有多少人?都在干什么?
要讓學生放開想,能畫畫兒的還可以任選一個鏡頭畫出來?傊@堂課一定要生動活潑地進行,不拘一格。
2、引導學生閱讀自然小品:
《聊齋志異》是以寫狐鬼故事著稱的,但也有個別篇章近似小品,且內(nèi)容廣泛,涉及自然現(xiàn)象(含動物趣聞)、民間技藝等。例如《地震》一文就記錄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夏歷)戌時作者在濟南親自經(jīng)歷的一次地震;《木雕人》記木偶戲;《鐵布衫法》記氣功表演;《獅子》《大鼠》《螳螂捕蟬》等記動物趣聞,等等。讀自然小品(當然不限于《聊齋志異》)可以引起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的興趣,擴大視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