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
一、引導(dǎo)學生準確理解《白兔和月亮》,設(shè)問為什么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之王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擁有非分之財,必然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忽視這一點,就不能準確理解寓意,就可能誤解、誤導(dǎo)。
二、《白兔和月亮》的語言很精美,引導(dǎo)學生學習
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要讓學生多揣摩。
三、引導(dǎo)學生揣摩《落難的王子》這則寓言是怎么構(gòu)思的
《落難的王子》寓意不難理解,構(gòu)思倒值得揣摩,可借以培養(yǎng)想像力和謀篇布局的能力。可以設(shè)計幾個思考題:為什么主人公定為王子?為什么極寫他的脆弱?為什么把厄運編造得如此兇險?為什么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為什么最后寫“我”也遭了厄運?
四、兩則寓言可以連貫起來思考
一則寓言,寫好事變成了壞事;一則寓言,寫壞事變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jīng)常遇到的,怎樣對待好事,怎樣對待壞事,兩則寓言很有啟發(fā)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